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于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已经成为近几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很多人只是在议论,但是并没有见到实体。虽然前一阵子Google测试无人车,但是美国毕竟跟我们隔着一个太平洋,想要去看,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这次在乌镇,百度先推出了无人车,来供参观者进行体验。网上也有很多体验报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我就不具体说明了。
为什么百度会发展无人车呢?有的人说这是交通工具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有的人说百度本身就是技术公司,无人驾驶的技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优势。各种说法众说纷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无人车对百度业务的影响。
这几年,百度饱受舆论风波,百度的口碑一落千丈,业务也不太景气。依靠传统的搜索引擎竞价收入对于百度来说一天不如一天,虽然这部分盈利占据公司总盈利的比例不小,但是这个传统的盈利模式始终被用户所诟病的。我们经常讲BAT,其中A已经发展地很好了,是互联网公司的老大哥,T依靠自己的流量优势和“山寨模仿”能力,一直紧跟着老大哥的步伐。然而B的业务也不能说不好,只是没有那两个巨头那么好罢了。很多人都说B已经脱离了巨头的行列,应该重新排名,挤上去的可能是京东也有说是小米等等。总的来说B的位置一直是动摇的,并不稳固。
客观来看,百度这几年动静也不小,一直都在进行业务拓展,尤其在百度金融和O2O布局上下了血本。其次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方面也一直走在国内前列。只能说一颗老鼠是坏了一碗汤(好像不止一颗),百度不想背锅也要背。
前面说了这么多,那跟无人车有什么关系呢?阿里和上汽合作造互联网汽车,乐视和北汽合作布局智能汽车。百度竞争压力也不小,尤其还有老大哥在,所以压力就更大了。然而我觉得百度布局无车人一方面想要拓展自己的业务,瓜分这块肥肉外,还想要就是串联自己的O2O业务。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首先来看看百度在O2O上的业务布局,O2O一直都是在“跑马圈地”,百度不惜重金也要跟阿里和腾讯争个你死我活。百度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全面出击,全面涉足于餐饮、出行、地产、旅游、家装等诸多O2O领域。在餐饮方面,百度外卖不惜重金强势突围;出行方面除了投资Uber中国,还跟优信拍、51用车、天天用车等二手车交易及拼车业务进行合作;旅游方面,随着去哪儿和携程合并,百度成为最大的赢家之一;家装方面,百度投资齐家网布局互联网家装......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百度布局这些O2O的目的。大家都知道,百度拥有百度地图和百度搜索两个天然的流量入口,涉足这些O2O领域就是想要将自己的流量进行变现,真正实现“连接人与服务”。虽然说百度的O2O业务很庞大,而且有地图这样的天然入口,但是百度无法将这些业务进行串联,也就是说无法将这个业务连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百度会投资Uber中国的原因之一。
那么百度无人车可以充当串联这些业务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百度将这些业务进行整合重组,让用户享受到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效果。为什么将这些业务串联起来呢?大家肯定都听说过“1+1>2”的理论,我觉得在服务业这个理论更加能够说明其中的道理。简单的来说,如果你去洗浴中心只提供洗澡的服务,你可能觉得也就那个样子,如果还有按摩、足浴等其他附加服务,你可能对这家洗浴中心的印象就会比光提供洗澡服务的印象要更加深刻一些。所以一站式的服务体验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的体验效果,而无人车就是串联百度O2O业务的工具之一。
百度无人车的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个,可能还想要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等等目的。但是百度无人车的降临可以说是一个质的突破,能够让我们近距离的体验无人车的感觉,让我们对未来交通的憧憬又更近了一步。目前来说,百度的无人车是成功的。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各界人士进行阅读和讨论,谢谢!
http://www.jianshu.com/p/71587ab25fdc
最后附上我对这次互联网大会黑科技的理解(已在相关专题发表了评论):
人工智能的背后是以技术为革新带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以前更多的是模式的创新,给人们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区别于传统的服务业,现在的服务业更以用户为中心。但是模式的创新带来的后果就是可模仿性高,所以一旦这个行业成为热点,企业纷纷进入,烧钱大战就即将开始。烧钱来赚取用户这个商业模式在现在看来是可行的,毕竟滴滴、去哪儿携程、美团点评都是烧钱烧过来的,但是这始终是一种恶性的行业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携程去哪儿到现在还没喘过气来)。人工智能是以技术作为核心的互联网创新,同样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体验服务,但是技术壁垒较高,模仿度较低,所以技术革新带来的变化不再是利用烧钱补贴来获取市场,而是回到商业的最终目的——提升行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