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鸿早分享(190320):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后悔了

发现生活中的美-番茄子原创

“倾听一段新思想,祝您一天好心情~”

这里是愚鸿早分享,今天要分享的话题是,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后悔了。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免会经历一些让自己感到后悔的事情。不过,人们有时并不想承认自己的悔意。这是为什么呢?有文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三个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这是一个行为金融学里的概念,意思是,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出赢保亏”。在盈利的时候,人们是风险回避者,在亏损的时候,人们又变成了风险偏好者,觉得说不定某天又能涨回来。【侥幸心】

第二种解释是“沉没成本偏差(Sunk Cost Bias)”。当人们为一件事付出了越多的努大,就越无法承受放弃它的痛苦。如果在努力期间出现了问题,人们反而会找些理由劝服自己,甚至付出更多的成本。【不甘心】

第三种解释是“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这个概念我们都很熟悉,简单说就是,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令他们更加难以忍受,等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是等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不吃亏】

很多时候,后悔也没有太大用处。这里有两个建议,帮你减轻后悔的痛苦。一是意识到你对后悔情绪的本能抵触。比如,当你买了很贵却不好看的衣服,你的大脑可能会想“既然这么贵,还是多穿穿吧,不然浪费了”。对于答案已经确定的事情,及时止损才是唯一的合理方案。二是对别人的意见持开放的态度。比如,你想去一个旅游景点,网络上很多人对它的评论都不太好,这时候你应该做好两手准备,不要以“不信邪”的心态直接跑过去,之后又感到后悔。另外,同样是坏主意,如果它来自别人而不是你自己,这样你给自己的压力也不会太大。

以上,是一位学者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时不愿意承认后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别了 亲爱的人 思念在脸颊上活动 沿着车的轨迹 漫延到远方 别了 亲爱的人 宿舍的名签 我们依然陪伴 别了 亲爱的...
    落日不晚阅读 432评论 0 1
  • 冬雪杂忆 对沪人言,因为少见而成多怪,“雪”成了近日上海人微友圈和微信群的主料。 记得以前、好像也就不...
    老宓阅读 383评论 1 1
  • 1. 前几日心血来潮,突然就做了寒假不回家的打算。无论是我认识的人还是认识我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劝我...
    江厘阅读 683评论 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