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胤禵比胤禛小10岁,本是胤禛的同母弟弟。可是,两人关系并不亲密,胤禵与胤禔、胤襈和胤禟关系紧密,交往密切。
胤禵曾因极力保奏八阿哥胤襈为皇太子,而遭到过康熙的怒斥。不过,从骨子,康熙还是很欣赏胤禵的真率性格,兼至胤禵天生神勇,尤其喜欢研读兵法。因此,当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前后,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公然派兵抢掠新疆哈密。次年,又派遣大将策将敦多布率军奇袭西藏,击败了清朝支持的西藏军队,扶植傀儡政权,控制了西藏政局之后,康熙也决定使用武力,彻底解决西北问题。
当然,在此期间,他也曾一度考虑亲征,但无奈岁月不饶人,年老体衰的他已无更多精力再亲自指挥千军万马。所以,康熙一直在考虑从诸皇子中选择一个文武兼备的阿哥替自己挂帅出征。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叛乱。
这时,身为四阿哥的胤禛,自是也积极向康熙献计献策,谋取大将军一职。
因为在这最后的节骨眼上,夺取大将军之位,就意味着离储位不远了。不过,康熙虽对胤禛的见解表示赞同,但对他的军事才能仍表示怀疑。而在军事才能上,十四阿哥胤禵恰恰高出一筹。因此,康熙于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正式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十二月,又授予胤禵为大将军王,命他率师西征。

为树立胤禵的威信,康熙还特意下过一道圣旨,称:“大将军王乃朕皇子,确系良将,朕深知其能,故命其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正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
胤禵到达前线后,也果然没辜负康熙重托,开始在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不过,胤禵自己也并未因此而自满。
相反,他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比不上其他几个兄长多年来结党众多。所以,他一方面要借助胤襈、胤禟等人的势力;另一方面,也同时加强培植自己的党羽,积极招揽人才,大力收买人心,并派人到京城去广泛拉拢党羽。
与此同时,他还深知自己以武见长,因此非常注意结交文士,以取长补短。甚至胤禵还一度尝试拉扰康熙手下的宠臣、理学名家李光地,结果遭到拒绝。但他并不死心,此后,又设法结交李光地的门人,并将其门人陈万策拉到自己门下。
胤禵的积极活动,一时间也取得不小收获。加上他在西北战场上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康熙对这位皇十四子更加刮目相看。以至朝野上下一致盛传胤禵将被立为皇太子。
那么,话说到此,问题来了。为何胤禵也最终败在胤禛手下,而没有争到太子之位呢?
其实,待胤禵崛起之后,皇太子之位的真正竞争者,就只剩胤禵和胤禛这对同胞兄弟了。
不过,胤禵远离京师,远征西北边疆,对胤禛而方,即是不幸也是万幸。不幸的是,夺得大将军之位,就意味着继承皇位有望。万幸的是,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已牢牢掌握了京师局势。以此坐镇京师,并控制了京师内外的军队。
首先,在胤禛的操控下,隆科多在康熙病重后,统率八骑营约两万名官兵,顺利控制了京城的治安和局势,使其他阿哥不能发动政变。
隆科多是胤禛的亲信之一,是胤禛养母孝懿仁皇后的弟弟,
其次,为防止胤禵回归,兴兵作乱,川陕总督年羹尧控制了重镇西安,扼断了胤禵与内地的联系,使胤禵的部队难于进入关中,更不要说兴兵侵犯北京了。
年羹尧是胤禛的又一亲信。为笼络年羹尧,胤禛娶了他的妹妹做侧福晋。在争夺皇位过程中,他也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当时他手握晋川陕三省大军兵权,能够有效抵制其他皇子阴谋叛乱。
再次,在康熙病重后,胤禛的又一亲信戴铎,则立即向四川巡抚蔡珽表示,如果胤禵闹事,四川应该出兵丁钱财支持胤禛。蔡珽立即向胤禛上书,表示绝对忠于雍正。
这样,在康熙病重后,京中诸皇子被束缚住了手脚,手握重兵的胤禵又被扼断在了归路,致使他不敢妄自兴兵。
因此,当康熙病医治无效升天之后,胤禛也顺顺当当地做上了皇帝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