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新华社刊发名为《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二十大代表讨论二十大报告综述》文章,文中提出我们党要“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来自人民,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掌舵手,根本在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为中心行政施策、干事创业,把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深处、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始终保持人民联系。毛主席曾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证明,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主席强调:“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新征程上,我们只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吸取群众的智慧,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14亿多中国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共同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始终践行为民所忧。践行初心使命,就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始终坚持将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始终,形成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良好局面。要密切关注群众呼声与诉求,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欲,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当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通过补齐民生短板和促进公平正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全面小康成色更足、质量更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