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以其鲜明的导向性和强大的执行力,深刻改变了社会氛围,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
一、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
以小见大,直击顽疾。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具体问题切入,以“月饼禁令”“贺卡禁令”等细节为抓手,打破了“积习难改”的惯性思维,证明了“抓早抓小”的治理智慧。
以上率下,形成示范。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各级领导干部“一级做给一级看”,彻底扭转了“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彰显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政治品格。“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在调研、会议、接待等方面严格执行规定,形成“头雁效应”。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比如精简会议、改进文风、减少陪同调研,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抓落实。
二、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新内涵
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深化。八项规定不仅是禁令清单,更通过常态化监督(如大数据查纠“四风”)和制度化建设(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相关文件),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调查研究等规定,促使干部更多走进田间地头,用“泥腿子”代替“车轮子”,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永葆“赶考”清醒的启示
警惕“疲劳综合征”。当前仍有“不吃公款吃老板”“快递送礼”等隐形变异问题,提醒我们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必须保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
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并重。需结合数字化监督、完善“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让八项规定在基层治理中释放更大效能。
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一阵风”,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而是共产党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永恒课题。作为党员干部,既要当好规定的执行者,更要成为新风正气的传播者,让“金色名片”在新时代愈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