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不配追求自由?

01

昨天看了一部BBC出品的纪录片,讲述了几名中国老师用我们广为诟病的中国式教育方法去对一群英国的中学生进行教学。

为期一个月的实验性教学浪费了足足一半的时间在对这些英国学生的管教上,英国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上过这么无聊的课程,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不断地讲,一开始几乎没人能集中精神听课,就连来观察的校长也坦白就算是自己也无法忍受这样的课堂。

另一方面,中国老师则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教过这么不用心的学生,他们我行我素,注意力差得可怕,直言不讳地和老师争吵,对于各种类型的惩罚也毫无羞耻心。

中国老师分析这背后的原因时说出的话令我印象很深,她说:

英国学生的脑中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概念,因为他们不需要改变命运,这里的社会福利可以保障没有工作的人依旧可以活得不错。而在中国,没有工作就没有一切。

是的,英国的学生不需要改变命运,以至于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来上学只是因为这里有朋友可以一起游乐,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对比中国的学生,英国学生的生活是如此散漫却又如此自由无虑,即使是咸鱼,也是一条经过高温灭菌封在罐头里不怕腐烂的咸鱼。

在英国人思考社会福利会不会令自己的学生懒散的时候,我们的国家还在努力消灭贫穷。

最近网上爆出上万的名牌服饰设计时竟然不考虑水洗问题,言外之意就是穿脏了就扔。网友感叹: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是啊,个人的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国家的贫穷则限制了我们的选择懒惰的自由。

自由的想法是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没资格拥有的,每当我说起自己想做的事情,身边的每个人都会跟我讲“那你总得先养活自己吧。”

细思恐极,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是不是没资格拥有自由?

02

前两天在简书看了一篇文章,叫做《福利越好的国家,越没有前途》,文章仔细剖析了高社会福利国家高福利的原因和其背后的影响:

高福利来源高税率和负债,前者属于劫富济贫,让富人纷纷逃跑,后者则是一个无底洞,把这些国家一步一步逼上经济塌缩的边缘。同时高福利也会大大占用国家资源,使得真正需要福利的人难以得到帮助,而国家的GDP也随之逐年减少。

而高福利的国家一旦打算削减福利,就会引起社会动荡,人民群众走上街头,指责政府无能,可谓是骑虎难下之式。

也许你想说人家先进、人家优秀、人家有钱,所以这都不是事。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纪录片的结局,在中国式教育的独特体育考试中,发现自己不如人的学生有好几个瞬间就哭了起来,其心理承受能力之差令人汗颜。而在习惯了中国式教育之后,学生们仅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在所有科目上超越了与之对比的英国学生。

一些学习积极性高的英国学生表示中国式教育让他们觉得学习效率极高,且学的“很爽”,很多人的成绩都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尽管他们曾相当不用心。

校长对实验的结果表示很担忧,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式教育的效果要远远好于英国式的教育,采取这样的方式不仅节约资源,还能创造更好的成绩,缺点就是这需要他们的学生付出我们中国学生习以为常,他们却无法承受的努力。

这部纪录片的名字是以外国人的视角起的,叫做《我们的学生足够坚强吗?

现在又轮到我们中国学生汗颜了,原来我们一直鄙视的中国式教育是如此优秀,当然它有很多的弊病,我们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创造了一代又一代良好公民,这也是片中中国老师所说的需要学习的地方。

但它却又如此公平而高效,在方方面面逼着我们前进。

03

对比英国的学生,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想考研的人,他们每个人都跟我说自己的考研之路多么艰难,但没有人想要放弃。

即使没有考研想法的人,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细致的打算,并且在这路上忙的不可开交。

再看网上,各种大小的网络课程和交流群层出不穷,即使课程结束,也不断有人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看法,这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在我看来,中国学生乃至许多的中国人所具有的耐心、毅力、勇气都是远超发达国家的。

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既轻松又创新,是不埋没天才的不二选择。但中国的教育方式则是在拯救和帮助绝大多数不是天才又身处贫穷的人。

我们生来就没有人对我们的未来负责,如果我们不努力,自己就彻底一塌糊涂。但正是这样的特点使我们比发达国家的学生更具奋斗的品质与精神。

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选择自己是做一个努力的伟人,还是一个舒服的废人,而是就直接走上了让人生更有意义的道路。

对学生来说,这可真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中国特色道路。

在我们长大之前,我们就学会了努力、学会了面对现实,我们身上所拥有的追求梦想的品质比发达国家的学生多得多,同时我们也比不如我们的国家的学生拥有更公平的机会和更多奋斗的前途。

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的优势,他们觉得自己先天输在起跑线,后期怎么努力都不行,于是不断妥协,活动也不敢参加,机会也不敢争取,甚至连好好学习的动力都在逐渐散失。

还记得高中老师告诉我们,中国的学生是最努力的,每当他们得到和外国学生竞争的机会,胜出的机会总是最大的。

我们的国家不能给我们足够的金钱,所以它给足了我们努力的余地和价值。

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不配追求自由?

我觉得是的,但我们却因此配得上追求理想。

-end-


我是迷之喵喵,做有热情的奋斗者,写有温度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认识了两个姑娘。一个叫杨熹文,一个叫李娟。 这两个姑娘有些相同点,30岁上下,文笔都很好,一个写了一本畅销书/...
    瑞士制造阅读 269评论 0 3
  • 1 她约我晚饭后去公园散步,说有些事情要谈。我有些诧异,还是满口答应了。 天气已有些凉意,在双珠公园门口,我看到马...
    曦华阅读 28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