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光玄明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黄帝内经》
夏天,阳盛于外,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长势旺盛,是曰“夏长”。
火热的夏季,地气蒸腾,天气下降,天和地热烈拥抱,自然界万物感受着这份浓烈之情,享受着雨的滋润,阳光的照射,层峦叠嶂,繁茂秀美。植物若要秋天得实,夏天必须热起来,接受足量阳光,才能够华而秀,秀而实。
夏天不秀秋不收,夏日不养秋冬伤。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体阳气是生命的动力,要跟自然合拍,不厌于日,不压抑情绪,让自己朝气蓬勃地行走在天地间,热情奔放浑身舒畅。接受适宜光照补充能量自不必说,运动方面也是比较适合的,出汗后毛孔张开,把积攒下来的污浊之气排放出去,人自可以神凊气朗。
但夏天多热多湿,人体多出现外热内寒,上盛下虚的症状。因此时阳气趋于体表,而内部阳气偏虚,尤为脆弱。故在运动出汗后除了应及时注意补充水分外,切记不可贪凉。若一味吹空调吃冷饮,就把身心震住了,汗不得出,情不得疏,浊不得泄,怒不得发,就容易有中风、抑郁等疾病来困扰;并且寒气趁虚入内,有损阳气。这时候人要顺应夏气,吃温热性东西顾好肠胃;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若无法避免,至少也要盖好肚子拢住能量。尤其夜间睡眠不宜吹“过堂风”。
饮食方面,可从消暑祛湿入手,比如:黑豆、绿豆、赤小豆等皆有祛湿利水、清热解毒的功效。时令菜的选择则包括:空心菜、黄瓜、丝瓜、佛手瓜、南瓜、番茄、四季豆、茄子等。但瓜果生菜等凝滞类食物在夏季不宜多吃,过则容易导致腹中结块。在口味选择上,适合吃点海味吃点咸的,补充盐分平衡电解质。此外,孟夏之月(农历四月)宜增酸减苦,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仲夏之月(五月)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季夏之月(六月)宜温软、节制饮食。
夏季性热,五行属火而通于心。故夏季养身贵在养心。心气宜降不宜升。所以在夏天更应注意内在情绪舒畅,气机血脉通达。心气应当用呵气的方法来疏解,用嘘气的方法来平顺(注1)。适当排遣过剩的欲望,滋阴调息,恬淡清净。不宜忧思恼怒烦闷或用脑过度,更不宜大悲大喜。因火本上炎,而意动带动血(火)动,过则火上浇油,导致气机不舒,循环不畅,违于夏气。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之可恋,衡然则秋冬康泰(注2);南风拂面,此花此叶常相待。应其声,和其律;百川循,功既济。
注1: 此法出自《遵生八笺》之“夏季摄生消息论”。
注2:《淮南子》曰:“夏为衡,衡以平物,使之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