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万之路(四)--安全性资产

上一篇童麻麻唠了货币基金,一句话,这个货很好,随存随取,风险也低,适合把零花钱放进去,替换银行卡。

今天,咱们说说,每个家庭和个人做资产配置,底层的支柱——安全性资产。

其实,看到书,走的路多了,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本质上是相通的。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一个人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底层的还是安全需求,理财也是,底层考虑安全,做好防火墙,守护资产大门。

之前提到了,安全性资产主要有这些:养老金年金险、子女教育金年金险、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定期寿险。

年金险,这种产品因人而异,对于大部分人,我是不推荐的,看着每年分现金,实际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如自己买定投余。这个以后会单独拿款年金险,举个栗子,姐妹们就会明白了。

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寿险,这些商业保险,都是保障型的产品,是每个人的刚需,建议所有的成年人都要配齐。这类资产一方面安全性好,另外也是防范需要大额开支的意外发生。

去年到国外旅游,经过德国,和当地接待我们的小伙子聊起保险,他随口就说道,基本每个人都会有四五份保单,有的人更多。

他说,这是他们习惯的事情,因为社会福利资源有限,需要商业保险维持一个家庭财务的稳定,而且一个成年人如果不给自己配置保险,是一种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这个中西差别够明显,童麻麻还是挺认可他的观点的。

婚前,我给自己和自己的父母都买齐了各种保险,做了一个高杠杆的配置;婚后,顺便把老公、婆婆和公公的保险也配齐了,小小童刚出生满月的时候,我就开始挑选产品了。

一般是宝宝刚出生,姐妹们忙着带孩子和坐月子,我是抽空翻着各种保险合同。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姐妹,一开始排斥保险,认为保险不靠谱,大多是被别人传递的。

其实她自己并没有接触这些。

确实,很多不负责任的保险业务员会忽悠我们买保险,或者很多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这种理财性质的保险,也是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在保险市场上占比超过七成。

反而那些我们真正需要的健康类保险,占比也就20%多一些。这个比例还是保监会严格要求的,保险公司才推出、加码健康险的。

大部分人是被忽悠买了这些理财的保险,中间又不看清楚合同,或者自己看不懂,保险合同里的限定条件、保底收益也是分账户进行的,收益往往达不到业务员当时嘴里说的,很多人交到第二年、第三年保费的时候,才发现上当。为了保费不打水漂,只能咬着牙,吃下去当初这颗恶果。因为中途退保,只退回现金价值。

每年2万块的保费,现金价值只有2块钱,这个真心坑。

如果你对这方面有疑问,可以私信我,针对姐妹们大多数的问题,我会定期写一篇文章分享。

关于我:一个金牛座宝妈,空闲时间理理财,唠唠钱生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由乙无偿返还甲 甲某无权要求返还 由乙返还甲,甲退款给乙 √ 由甲的妹妹把卖房款返还给甲 344,在人身保险合同中...
    零渡_87fd阅读 10,682评论 0 5
  • 年金保险是指,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方式,在约定的期限内,有规则的、定期的向被保险...
    铭印船長阅读 5,469评论 0 4
  • 你坐在那张老旧,海绵几乎全部塌陷的沙发里,翘着二郎腿斜靠在扶手上抽烟。不屑的眼神让我平时善解人意的心抓狂,同时...
    薄六儿阅读 4,520评论 1 14
  • 楼上一对年轻夫妻吵架、骂人、摔东西。 我的睡眠好像也被他们摔得粉碎。 年轻人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这么多的力气为...
    萧灿同學阅读 2,3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