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他会再次找到香格里拉吗?
用两天通勤的时间看完了《消失的地平线》,觉得有时候看书也是“缘分”的印证,有点“冥冥之中”的意思。我这个人选书都是随眼缘的,自从有了咪咕中信每个月免费赠送两本书的福利之后,我选书就更加的随意了。中信的书也不全,我也就按照他大数据计算的推荐自上而下浏览,觉得眼缘好的、有的时候就是封面喜欢的,我就拿下,《消失的地平线》就是被我这么收入囊中的。为什么说选书看缘分,当初不经意选的书,却恰逢了你当时当下的心境,合了你的意,按照我们中国人的理念,机缘巧合;按照西方人的理念,你在对的时间和对的人(书的作者)有了一次深度的交流,所以说有点冥冥之中的意味。正值我30岁,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信念崩塌,我开始思考很多人性和深层次的问题,想的最多的,无非是那些古往今来,无所事事者才会思考的问题:我到底要什么?人终其一生究竟追求的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开始广泛地阅读,从前,其实现在也是,我非常赞赏毛姆的文学和人生理念,人无完人,忠于自己也就该活在当下。换句话说,我奉行的行为和心里准则就是“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人无须远虑,虑不清楚的。时间和经验的累计在变化,世事无常,今日你觉得好的对的,未来谁知道如何发展变化。就连趋之若鹜的财富都要经受通胀贬值的考验,又怎么保证其他客观事物一成不变呢?再说人的意念,世人大多是随波逐流的,不然历史的长河里也不会淘出来那么少的“英雄”,说明我们大多数人还是随大流的,是被淹没在长河中的小水滴。这点上,咱们奉行“中庸”的中国人,最有体会。只不过,现代社会,经受拿来主义的洗礼,把这“中庸”二字的精髓混淆的面目全非,快要连字面意思都模糊了。网红、爆款充斥着我们的视线,也引导着我们的主流意识和思维习惯。这种为买一双鞋从凌晨开始排队的现象着实让人震惊。“物质”,主动地、被动地被灌输在人们的脑海,霓虹般闪烁,被这光芒吸引和笼罩的大多数在我眼中就是行尸走肉一般,让人感到无比的疲累与乏味。在我漫长又浅显的自我思考中,有一件事是不能接受的,那就是人生可以无意,但人不能没有精神追求。向内求索的过程都丧失了,那来这世间走一遭又何必呢?
不过话说回来,精神追求的表象繁多,但是向内求索的路径确只能是长年累月的输入和思考而来的。当我认识到人生本无意的时候,我整个人就豁达了很多。我不在一味的纠结人生的意义是传承?是爱的羁绊?还是忠于自己的原则,人生漫漫,本来就是一个精进的过程,学术点描述,就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今日的意义和明天的主题可能背道而驰,那到底非要想清楚这个“意义”的主题何必呢?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人生经历的磨砺,让我活的明白点,我开始思考,开始不追求目的和意义,但我知道我人生最渴望的,或者终其一生想要达到的,无非是内心的平静。这个见仁见智,人的天赋各有差异,很多人终其一生的激情在追求财富上、制度上,也就是认准一件事情就要把这件事情做成、做好,这也很难得。我比较懒散,有的是“骨子”里改不掉的穷酸文艺,我要的就是内心和灵魂的平静。时逢春雨,香格里拉就来跟我说到内心平静的意义。
说到《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我不得不吐槽一下现代书商的销售话术,我拿到一看书封上写着“香格里拉”因本书名扬天下。读完此书之后,我只能说:“嗨、这些的都是什么玩意”。人家作者勾勒出一个精神乐园,到介绍这里,就变成旅游鼓吹了,乏味的很。风马牛不相及嘛这不是。
简单说下本书的故事线:第一人称的“我”在一次老友重聚的聚会上,从老同学那里听说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当时在学校公认的给付才华的康韦。康韦在外交部任职,在一次公派去白瓦沙的飞行途中,和其他三个乘客一起被劫持到了一个地图上不存在的地方: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位于昆仑山脉的深谷,气候宜居,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奉行一套“适度”的理念,并且依靠这套理念安居乐业。神奇的是,这个封闭的小村落中有个神秘的喇嘛寺,在四个人被劫持到此地时,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当地以“张先生”为首的见习僧侣的热情款待。一行四人以康韦为领袖人物,其余三人的性格都被放大了其最有特点的一面:马林森年轻富有激情,但是性格暴躁;巴纳德,典型的美国乐天派,在逃金融通缉犯,随遇而安;柏林克洛小姐,基督信徒,奉行住的意志,自律刻板,坚韧好学。按照时间顺序推进的话,四人首先经历了一次震撼的观摩,那就是所有人都被卡拉卡尔山脉(传说中比高珠穆朗玛峰)的风景所震撼,也被蓝月谷中的一切神秘所吸引。这里环境封闭,确收集了近三万卷世界各地的藏书,其中不乏一些手稿;从天文地理、艺术鉴赏、实时报刊等应有尽有。所有设施都是精致的艺术:浴缸、水利供给系统等,让人匪夷所思。加上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中国人:张,以及他独特的闪烁其词的交流方式,都让聪明的康韦意识到他们的到来不是意外而是有预谋的。但是,一行人中,除了康韦,最为享受淡定的就是美国人巴纳德,他活在当下,享受一切;同时,柏林克洛小姐也认为这是主的旨意,开始研习藏语准备传教;只有马林森是这一切为阴谋,觉得这是个可怕的地方,一切人的随遇而安都是疯子的行径。这时候,神秘的面纱随着大喇嘛召见康韦而逐渐解开:原来,大喇嘛佩罗起初传教道次第,却被包容的东方文化所感染,逐渐修习佛教,在包容和适度中无意修成了不老之术,存活了好几个世纪。历经香格里拉的传承和变迁,已经看到彼岸的他早已褪去凡尘的纷扰,他创造了香格里拉“无为”的治理模式,逐步地明确了香格里拉存在的意义:“小心翼翼地保护濒亡的时代中脆弱光华。寻求人类在激情耗尽之后所需的智慧,我们要将手中的遗产传承并呵护下去”。大喇嘛将这种长生不老之术传授给这几个世纪来进入到香格里拉的人们,中外皆是,目的就是无需担忧时间的紧迫可以无限制地追求精神,包活读书、音乐、数学等。这期间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就是满足姑娘洛岑,她精通乐理,善用竖琴,远观高贵而美好,她的存在同时慰藉了康韦和马林森的内心。之后,全书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大喇嘛合盘脱出香格里拉的秘密:这是一场周密的计划,四人之行是为了补足香格里拉传承后人的短缺;换而言之,没有出路和出口,走出香格里拉,恶略的自然气候为这个桃花源打造了天然的屏障,大喇嘛旨意就是让他们永远的留在香格里拉。同时,认定康韦就是他等的接班人后圆寂了。弥留之际,大喇嘛留言:“那个年轻人就是你的问题”。为最后的高潮埋下伏笔。康韦也在内心的洗涤下变的受命,他决心留在香格里拉,追求他原本就想要的内心的平静。与此同时,康韦对洛岑的爱恋也在时间的永恒中升华。受命了康韦从佩罗喇嘛的房间出来之后,遭遇了马林森的动摇,康韦为了劝阻马林森留下,将大喇嘛的秘密告诉了他。马林森不但没有接受,反而坚定地、有逻辑的说服康韦和他一起走出香格里拉。这时候,全书的最高潮来了,因为马林森不但承认了自己对洛岑的爱慕,而且还表示洛岑答应和他们一起逃出去。康韦被这个消息打击了,因为大喇嘛告诉他,90多岁的洛岑在香格拉很快乐,也和这里的所有人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富足。但是康韦转念一想:“整个世界的命运在年轻与爱情面前,轻如云烟”。两个世界开始了最直观的交锋,最后康韦选择了和马林森一起“出逃”。最后的最后回来叙述线上,讲述了老同学在各地查证的只言片语的印证,最后以:“你觉得他会再次找到香格里拉”结尾。
痴迷这本书想要看完的原因,其一在于故事结构很诱人,被带入后,就很想一起和康韦揭开香格里拉的秘密;再者,也是本书最契合我心境的地方,康韦在精神追求和现世中不停的选择和碰撞,正如书中所言:“他是两个世界之间的流浪者,注定要永远流浪”。在康韦全冠自己的内心世界后,他决定遵从内心的平静,致力于香格里拉这个高贵精致的世界,却在经历了现实与内心追求不停地碰撞后,选择回到现实世界里。书里佩罗代表的就是不朽的精神文明,经久不息,经过时间的历练后愈发光辉精进。一行的三个人也有所指:马林森其实就代表了现实世界,他信念坚定、年轻激情,富有逻辑和说服力,他就是回归世俗的执念,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最后劝说康韦出逃的时候,康韦说:“生与死都依赖于那些不懂得美好价值的人是否愿意高抬贵手”,马林森却坚定的回答:“让我选的话,我宁愿短暂而快乐的活着”。马林森其实就是康韦现实世界的影子和声音,对话和交锋都是他内心的纠结和选择。而柏林克洛小姐则代表了精神追随活着宗教信仰,刻板执着却坚韧善良。巴纳德则是他处世的性格代表:他追求财富,不逢时的时候随遇而安。康韦内心的孤独是每个想要在闹世中追求精神的写照,也许:“激情的古街或许就是智慧的开始”,但是我相信,这出世入世的两个世界里没有明显的界限,而康韦也最终会回到香格里拉,抵达精神乐园。但是不得不说的课题就是爱,其实作者对于洛岑选择和马林森逃跑这段写的深刻入骨,对我震惊之余,让我不得不感叹:“爱是永恒的主题”,唯有爱能改变。可是最后提到,洛岑送受伤的康韦去就医,医生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老的人,也就交代了洛岑离开精神乐土后,衰老的结果。其实,我觉得她内心应该是充盈的,真如马林森所说:我宁愿短暂而快乐的活着。那么,我的朋友,你会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