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粉牡丹的画法
(一)画花头最好使用兼毫斗笔。待笔浸透清水后,笔根部蘸白粉,笔尖蘸曙色或牡丹红,调匀后再碰一点胭脂,笔锋朝下,笔腹朝上,点虱(虱,音督,即随意点染)于纸上,画出两三瓣浅花瓣。
(二)继续如前法点出外花瓣,挤出内花瓣的形状,用色稍重,连续用挑笔和叠加,向然渗化。
(三)加画花瓣时,笔触不可雷同,要注意花瓣的宽窄、长短、参差错落。
(四)用笔要有节奏,丰富花瓣层次,用破色法去刻画花瓣外形,使每一瓣都有内心感。
2
胭脂牡丹的画法
(一)用清水洗去笔含颜色,笔根调入曙红,再调胭脂,笔尖调一点花青或墨。
(二)用笔要洒脱,不要迟疑,使颜色冲撞出浓淡、干湿,塑造出花开的精神气质。
(三)花瓣大小、穿插、浓淡、冲撞、托挤,要有变化,不可呆板。
(四)注意外形,画花心部的几瓣用色浓一些,以增强其立体感和整体感。
3
黄牡丹的画法
(一)笔根部调入藤黄,然后笔前部调入少量朱砂,笔尖蘸少许胭脂。
(二)画法如前所述,画时注意不同品种牡丹花的造型。
(三)用笔时要注意聚散开合的关系。
(四)注重花瓣外形的塑造。花头完成后,在颜色未干之时,用重色晕染花心和花瓣的交界处,以使花瓣的交接更为清晰、生动。
4
蓝牡丹的画法
(一)笔洗净后,笔根调入白粉,笔前部调入酞春兰或花青,笔尖蘸少许较浓的酞菁蓝。
(二)画花的表现方法与前文所讲相同,疏密错落要讲究。
(三)要注意花瓣开合的向心力。
(四)此图适用于花苞半开时的造型。
5
橙红牡丹的画法
(一)洗净笔,笔根蘸白粉,调朱砂或朱磦,再调入曙红。
(二)成橙红色后,笔尖麵少许胭脂,稍作调和后即在画而上点画。
(三)笔法同前面所讲的相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外形和向心形态。
(四)画时注意疏密之分,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效果。
6
紫牡丹的画法
(一)紫色,可用花青调胭脂而成,画花的深浅要把握好调成紫色量和白粉量,白粉多则浅,少则重。
(二)着重体现花形的不同,深、浅、正、侧的花形变化。
(三)笔法同前所述,注意外形和向心,以及花瓣交界处的画法。
(四)画时同样须注意疏密之分,以使花朵呈现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
一、起稿
二、拓印、勾线
三、淡胭脂分染花头。
四、淡墨分染叶子,胭脂+淡墨,分染花瓣,平涂花瓣正面。
五、胭脂+朱磦,平涂花瓣背面。
六、花青+淡墨,平涂叶子正面,三青平涂叶子背面及茎部。
七、赭石+曙红(少),平涂底色。
八、藤黄+白色,点花蕊。
深红牡丹画法:
笔肚蘸较稀的白粉,调入曙红,再调胭脂。先画出花头的前部,然后笔尖再调花青或墨,按前后浓淡关系画出花头。大瓣小瓣相间,不要雷同。完成花形后,再进一步调整刻画层次,着意表现花头的透视和厚重感。干后点蕊。(如图一)
图一
二乔牡丹画法:
二乔是一种名贵品种,在同株同朵花头上呈现二种颜色。画二乔牡丹,先画浅色再画浓色。顺序是调白粉后蘸少许曙红或胭脂,在白瓷盘中调和到满意为止,用侧锋画花头的前部。画浅色时,要留出浓色的部分,也就是花心和外轮廓的部位;画浓色用另一支笔蘸曙红,调胭脂,笔尖调花青或墨色,小心刻画,注意层次要分明,对比要强烈,也可用大红色调墨画浓色部位。(如图二)
图二
背面牡丹画法:
先画花托、花萼、花茎部分。先用淡紫色点出较大花瓣的反面,然后再调浓色调整花形的结构。要错落有致,达到满意为止。这种花形一般是在大幅作品中运用,意在打破正面花头多而单调的局面,从而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情趣怡然。(如图三)
图三
其它颜色的花头也用此法为之。
牡丹叶子画法:
叶子在整幅作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幅作品的成败在于构图,其中叶子的布局、浓淡、疏密非常重要。要充分领会密不通风、疏可跑马的画理。有意留出枝干穿插的位置。
画叶子一般用绿色或纯墨色,且忌颜色不可过多,过多就易脏乱、无主次,喧宾夺主,影响整幅作品效果,那就俗气了。尽量运用统一的色调。
叶子的写意画法不易掌握,要体验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搜集素材,根据叶子的生长规律,三五成组,大小兼用,认真画出。把握好水份,干湿结合。用笔要利索,表现出枝叶的出枝方向,顾盼姿态。画叶子先点出浓色、阔叶,然后蘸水再画,由浓到淡。待笔上的颜色用尽,再蘸浓色画,再蘸水,以此法将叶子画完,画面就丰富多变,浓淡和谐。注意把零乱的叶子做合理而有序的组合,从而支撑叶和花,画出生动自然的感觉,表现整幅作品的力度。勾筋时要连接叶柄与茎,做到有聚有散,轻松自然,灵活用笔既见笔触又显其精神。
(如图四)
图四
枝干画法:
画枝干按其生长规律,在符合常理的情况下,大胆构思,大胆落墨,出奇制胜。哪里需要支撑,哪里需要线条,构图时都需要用心地去经营,这决定了全局的态势和力度,也是一幅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注意先画主干后画次干,用笔要有弹性,线条粗细、浓淡有变化。注意枝干穿插的疏密与留白的关系,使其统一而整体。最后题款,盖印。(如图五)
图五
最后,再结合所讲内容,重新温习一下牡丹画法的完整步骤,即先画花头,再画叶子,枝干,题款、盖印。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