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

窗外一片红光闪烁,但今年的元宵节并没有那么热闹。街上的行人有些为了消磨时间玩起了手机,另一些依旧赏着元宵节的景色。站长望着窗外,摇了摇头,哀叹了一会。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慢慢的在大街上走着。渐渐的一股香喷喷的芝麻味萦绕着他,他顺着气味来到了一个摊子。摊子里的氛围很温暖。小男孩望向坐着一家三口的桌子,逐渐的他的视线像似被一层层的雾所遮掩。他突然好想他的父母。他幻想着那个幸福的孩子就是他,他那炙热的泪光被那位父亲捕捉,那位男子将碗里的芝麻给了小男孩。小男孩眼框里的热泪在接到那碗温度刚好的芝麻糊的那刻,他哭了。他看着那位慈祥的父亲,曾经习惯沉默的他道不出的谢谢,他对着那位父亲说了一句:"谢谢。"他坐在摊子的旁边,慢慢的享受着这碗热气腾腾的芝麻糊。而这一切全进入了站长的眼里。他仔细的打探着这个小男孩,眼里充满着要释放出来的疼爱。小男孩吃完了芝麻糊,他往四周望了望,找寻今晚睡觉的落脚点。救助管理站五个字吸引了小男孩的目光。他一步步迈向管理站,同时站长也看着这个小男孩的一步步接近。他走到门口,等着小男孩进来。小男孩推开了玻璃门,他望向站长,并在询问下说明了自己的状况。原来,小男孩出生在仁怀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外出打工,从小跟着外婆生活。9岁时,由于家中经济问题,步入花甲之年的外婆,也不得不在城区打零工维持生计。可有一次,外婆整整一周没回家,饥饿难耐的他只能出门寻找外婆。后来,因为找不回以前路,便四处流浪。就这样一直走,走了整整四年,靠着捡废品、睡大街和好心的人帮助,渡过了这难熬的一千多个日夜。站长听完他的阐述,仔细大量着他。小男孩穿的衣服是蓝格子的棉运动衣和黑色的棉裤还有一双不怎么烂的鞋子。他将小男孩收下,并为他换好了衣服。那一晚,小男孩睡得很香。第二天,站长想要为小男孩找回家的路,便询问小男孩。小男孩压抑着自己的想法,回答着站长的每个问题。在寻亲的过程中,站长发现小男孩总是欲言又止、举止闪躲。他想起了小男孩那晚那双并不烂的鞋。于是,站长对小男孩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跟踪。他发现小男孩总会看着卖芝麻糊的摊子发呆。他又想起那晚小男孩的举止。顿时,他意识到小男孩的话并不是真的。他找到了小男孩,便平和的与他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小男孩终于说出了实话。原来他家住贵州省德江县,父母长期在江西打工,父母已经离异。  由于这个孩子长时间在家里生活不是很好, 就外出流浪。 实际上,小男孩是今年的元宵节才流浪到江西赣州的,并不是像之前他所说的,五年前就迷路离开了家。当站长听完小男孩的故事,他决定帮助小男孩。小男孩表明自己不想回家,就是不想回去了。之所以编造这谎言就是不想回去。因为在家里经常被打、被骂。但站长并没有不理而是去联系好了他的外婆,将小男孩送回了外婆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