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只是过往寒窗苦读的一纸证明与肯定,却并不能成为你毕生的筹码和通行证。
----序言
之前一则新闻报道:北京相亲市场的鄙视链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在鄙视链中,学历是筛选相亲对象的一大标准:海归>清华北大毕业生>985/211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
其实,赤裸裸的学历鄙视不止在于相亲市场,更在职场中也是很明显的规则:对不起,我们公司只招本科以上学历。
我一个90后朋友,在踏入职场的第五个年头打拼到了一家外企的销售总监的位置。
他大方得体,处事干练,一口伦敦音的流利英语和交流无碍的西班牙语,给人第一印象是海归的精英,但其实他毕业于某个十八线小城市的大专院校。
五年前,他毕业找工作时,处处被拒,四处碰壁,即便他相信自己有实力胜任岗位,却因为学历低而在简历申请环节就被淘汰。好不容易进了面试环节,又被名校光环笼罩的毕业生pass出局。
因为低学历,面试官看他的眼神都有点不屑。后来他调整了求职方向,进不了大公司,去小公司从打杂做起。
2012年,他在深圳一家小公司一个月工资才3000来块,除了房租和吃饭交通外,所剩无几。省吃俭用积攒钱用来报培训班学习英语和西班牙语,钻研业务技巧。
上班任劳任怨,公司里的前辈也不吝赐教;对待客户诚恳认真,业务知识专业娴熟。五年的沉淀后,当初拒绝他的那家外企以年薪50万挖他过去。大专毕业的他终于击破了这家外企的传统学历规则。
如今,他手下管理的不是海归精英,就是985/211重点院校的硕士生甚至博士。
因为职场的学历歧视,很多低学历的人群因没有好听的名校招牌作为敲门砖而痛失机会,无法获得和名校毕业生一搏高下的面试通行证。很多时候,这样是不公平的对待。
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过往的时间里,一个人取得的学习成绩。永远不要歧视低学历人群。因为,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因为学历低,他们往往会主动放低身段去学习,证明自己的能力,反击力惊人。
但往往一个大学学历证书来源于冷冰冰的高考分数,这个数字背后有太多不知道的故事。
低到尘埃里,然后不断沉淀,累积,时光会见证他们突破世俗的歧视而冲上云霄,平步青云。
爱因斯坦在第一次入学考试失败后补习一年才考上苏黎世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也算不上世界名校。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失业整整两年。但这并不妨碍爱因斯坦在25岁时写了五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论文,包括当时无人能懂的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名人没有因为低学历而自卑自弃。而是在暗黑的岁月里储蓄力量,厚积薄发,逆袭成为人上人。
学历鄙视链上,大家相互鄙视,希望高于别人,却又往往匍匐于他人面前被鄙视。
有人说,大学就像是一张火车票,国外名校和清华北大是软卧,985/211重点本科院校是硬卧,普通本科是硬座,其他专科院校是站票。但毕业后,大家都要在职场终点站下车。
名校出身眼高手低的不乏其人,普通院校出身逆袭的也大有人在。毕竟,智慧和职场素养来自于经验实践,生活历练,而不仅仅是一纸文凭。
韩寒高中毕业,曾因五门课不及格,自黑五盏红灯照亮前程。但低学历并不影响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写出《三重门》百万畅销小说,还拍摄电影。
著名导游冯小刚是高中毕业,著名主持人汪涵大专毕业,童话故事大王郑渊洁小学毕业,色彩性格分析开创者乐嘉中专毕业。这样的蜕变比比皆是。
正如Apple联合创始人Steve Jobs所说:像那些疯狂的人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桀骜不驯、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不喜欢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你可以赞美他们,也可以质疑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是他们改变了这个世界,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确实我们眼中的天才。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不同的,心智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利刃,都有自己的潜能,只是有待激发而已。而一个人在职场中的综合素养,包括谈判博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销售技巧,业务知识等等;需要在后天的职场打磨和沉淀中一点点汲取累积的,而低学历,绝不是判断的标准。
相对而言,高学历的人比低学历的人群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至少说在千军万马的高考战场上,他们暂时领先而已。
有句古语:风水轮流转,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讲求的是持久战。一时的努力拼搏可以求得短暂的荣光,但是真正让你腾飞的是持续性的学习和奋斗。只有持之以恒的学识的输入,专注力的输出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所以,高学历不是免死金牌,只是你在职场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刃;低学历亦不是墓志铭,而是你攀登更高险峰的低起点。
学历,是锦上添花,持久的学习能力才是职场中雪中送炭的刚需。对于一个毕业很久的人,还是靠名牌学校的名头来给自己支撑场面;那说明这些年他还未有值得称道的成就。
低学历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暴自弃,高学历的人,最可悲的是止步不前。所以,请不要高估一个高学历者,也不可低估一个低学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