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10点,来读书吧邀请了作家王敏来做分享新书《本色闽北 诗意家园》,该书是一部摄影散文集,作者是1998年开始爱好摄影,2001年开始在闽北各地拍摄风土人情,每一个图片配一段文字,影像与文字的交融让背后的闽北特色文化跃然纸上,可谓是一本了解福建闽北地区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必推书籍。
王敏老师在做分享的时候,现场有读者请教王老师,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是好作品?如何拍出一部好的摄影作品?王老师拿起话筒,若有所思地回答道:“除了色调、构图一些基本的技巧之外,一张好的照片一定要有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虽然我是门外看摄影,但这一点上也有所共鸣,在政治外交上有一个词叫做“求同存异”,我想用在这里可以赋予新的含义,“同”是情感,确切地说是可以引起共鸣的情感;“异”是形式或载体,这里则是各式各样的图片;能够引发他人情感共鸣的载体具备触发情绪的魔力,可谓之好作品。比如最近火爆的《战狼2》,有人说这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是宣传爱国主义最好的一部片子,因为通过它的表现形式能够激发观影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或电视剧不计其数,佳作不少,爱国主义这个元素是它们相同的内涵,表现形式或者素材却可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不变的是那些永恒存在人性深处能够引发共鸣的情感,而形式上可以各不相同,与时俱进,不断变化;还有一个例子是民俗传统文化的兴起与消亡,有一部片子叫作《百鸟朝凤》,说的就是唢呐的消亡。媒体在网络上对该片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引用的范畴:
(引用:《百鸟朝凤》里的唢呐 民族乐器究竟为何没落?)乡土文化被商业大潮侵蚀,民族音乐不及西洋音乐,文艺电影不敌商业电影,电影《百鸟朝凤》上映以来,与现实形成了巧妙的对照与互文。种种争论声中,唢呐这一民族乐器也重归大众视野。就像影片显示的,从1980年代初极被推崇,到1990年代中期几乎无人问津,唢呐是怎么没落的?唢呐演奏家刘英被作曲家朱践耳誉为“中国现代唢呐第一人”,他也是《百鸟朝凤》最具代表性的演奏家之一。对《百鸟朝凤》上映的始末,以及方励的下跪,刘英身为业内人士,既感动,又痛心,“对传统文化,我们这一代人是有感情的,但年轻人很多不知道。现在充斥在我们周围的都是外来文化,娱乐和快餐文化当道,我们还有没有自己的东西?”
唢呐为什么会兴起?
百度看看唢呐的主要历史:
唢呐是公元3世纪,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久远。从初步了解来看,唢呐也算是舶来品,1700多年前传入中国发展至今,明代时作为军乐,后期已成为戏剧音乐的一部分,借助戏剧这一文化载体大船开始为雅士熟悉。
特色鲜明。由于其音色高亢、明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无论用于表现自然事物或者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有其独到之处。
适应性广。常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以及地方戏曲、歌舞的伴奏,可以说既能独自上大雅之堂,也能扮演最佳配角,唢呐与锣鼓同时运用,还可以制造热烈欢快的气氛,因此农村里每逢节日、赶集、婚丧嫁娶这样热闹的场面都有唢呐助兴,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欢迎。
恰逢其时。任何一个事物兴衰并非孤立发生,必定与行业或社会大背景的发展紧密相联。那时候国内文化形式总体上比较单一,文化传播的方式和场所也相对固定,集中表现为搭台唱戏,唢呐作为一种民间乐器,携带方便,音乐表达综合性广,在乐器专业化分工程度还不是特别高的时候,综合性表现能力强的唢呐则有明显的优势,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唢呐的音乐表达性价比高,而且似乎唢呐天生就长的“接地气”,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文化饥渴已久的群众。
唢呐为什么会衰落?
文化记忆有历史局限性。正如刘英被作曲家所说的对传统文化,他们那一代人是有感情的,但年轻人很多不知道。我们知道每一代人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世界是在变化的,文化不会一成不变,总会有新鲜血液不断补充到文化这个大市场来;在文化相对单一的年代,唢呐通过乐曲滋润着长辈的童年,长出了有情感共鸣和记忆的文化之树,换句话说,唢呐在他们眼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载体,而年轻的一代受到了新文化的冲击,同时淡化了旧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下的切实感受,这就像是没有经历过战乱的21世纪的孩子们,很难体会“和平”两个字的弥足珍贵。当然,从年轻人的视角来看,他们也必然有陪伴他们一路成长的文化标记,只是各不相同而已。
文化市场消费群体正常更替。随着时间无情的流逝,上一代人人口总量必然不断缩减,新的一代开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唢呐等传统民俗乐器市场需求面临着主要消费群体的自然死亡带来的市场需求不断萎靡,对于唢呐而已,需求急剧下降已经到可以谈存活的时候,不改变等“死”,改变也未必能扭转趋势,短期内再想成为主流已不大可能。
文化竞争加剧,技艺传承无人。新兴消费群体有自己成长环境变化带来新的文化特色,新兴西洋乐器的引入,新的文化呈现方式不断涌现,流行音乐代替了传统戏曲在年轻一代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唢呐作为一个乐曲呈现的载体随着主流文化市场平台更替而逐渐丧失了使用价值,工具性也被不断弱化,过去在民间,一代代艺人都是靠手把手的口传心授,将唢呐这一“口技绝活”传承到了今天。唢呐就是祖辈世代相传下来的信物和见证。关于这一点,电影《百鸟朝凤》也有过印证。焦三爷就曾明确表示,一代徒弟里他只传一个,最终,他送走了更有天赋但心性不定的蓝玉,留下了淳朴忠厚的游天鸣做接班人。同时那个时候的门户之见也比较深,有些人很怕把技术教给别人,自己就没饭吃了,师傅都得自己留一手。现在不一样了。“有些老艺人想教,想把绝活传下去,反而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来学。“农村里的吹歌班子都由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艺人撑着,年轻人根本没有从事这个行业的意识。”作曲家刘英慨叹后继乏人,“年轻人学了也没用啊。他们也要到城里谋生活,挣钱养家糊口。”
每一代人都会觉得下一代人在某些方面变的糟糕,特别是他们认为的好的传统没有传承下去时,便对未来感到十分忧虑,其实正如民俗传统文化的兴衰,不变的是每一代人天生就拥有的刻在基因深处的情感,它始终存在,不离不弃,表现形式却不断更新,上一代人希望承载他们一代人情感的传统文化形式能够永远流传下去,却忽略了能流传的是形式背后的文化情感,而非形式本身。
站在历史的维度对以唢呐为代表之一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衰进行分析,你会发现所谓的一个文化的落寞和另一个文化的兴起往往变化的只是承载形式,而我们的喜悦、感动、愤怒、恐惧等情感却始终不成离去,同一时期是“求同存异”,历史长河则是“去异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