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最近一直想读,却还没来得及打开的书。今天在“剽悍晨读”看到了它的前三点,反复揣摩研读了三四遍,顿时有番醍醐灌顶的感觉。
无论做什么事,少想多做,积极主动
前几年,经常处于焦虑期的我,就属于典型的“想得多,做得少”,每次跟老公或朋友聊天,总会在不满现状之外说说自己的设想,然后又觉得,我现在要上班,要带孩子,我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是就进入了漫长的“拖延等待期”。有时候甚至还自暴自弃地告诉自己:“算了吧,别挣扎了,这辈子你也没法改变了。还不如定定心心得好。”
今年,我终于启动了我的写作计划,这一写,居然就改变了我日常的生活状态。感觉最近的自己,都没有时间去焦虑和抱怨,每次工作一做完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想着打开文档开始写写写,或者就翻开一本书开始看,真的感觉特别充实。其实呢,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只看你到底有多大的决心去做这件事。
确认目标,想清楚为什么这么做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每天上班是为了什么?每天学习新东西是为了什么?每天陪娃做家务又是为了什么……每一天,我们看似忙忙碌碌,但回想起来却压根不清楚自己想要到达的方向,所以渐渐就会觉得,所有的事情对于真实的自己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和负担,甚至慢慢变得不堪重负。
而如果你为自己做的许多事都预设了目标,就会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多。比如说,我们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家,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学习,就是为了增值自己,寻求下一步的“财务自由”;我们陪娃做家务,就是想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当这些目标都向着我们心里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无论做哪一件事也都会充满动力。
分清轻重缓急,各个攻破更有成就感
每当一忙起来,我就会觉得脑子一团乱,工作生活一起“打架”,觉得不知从何下手,人也会变得万分焦虑。其实,如果可以按照重要又紧急的事、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来分类,每天最多不过就“四件事”而已。把每件事都按照轻重缓急分好,然后一一去执行,条理瞬间就会清晰很多。
同时,有效的个人管理也是相当重要。首先,按照事情的性质确定好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并由此选择好几个想要达成的目标。随后再根据进度要求逐日递进,随时调整,实现目标看起来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比如本周我想要抽时间收拾好房间,那就要先把自己放到女主人的角色上来,为了让家里更加舒适整洁,所以才需要去做这件事。在这一周内,可以每天给自己分配一些小任务,今天收拾衣柜,明天收拾孩子的游乐区,后天把柜子桌子都擦擦……慢慢地,就会发现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进度上,自己都完全可以掌控,心里也就不会那么烦躁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有技巧地使用下“充分授权”这个功能。比如,可以跟老公撒撒娇,让他帮忙拖个地;再跟儿子拉个勾,让他分类好自己的玩具;并且充分地信任他们,做完也不去挑刺,而是大大表扬,说不定还会促进家庭感情呢!
如果你也想成为高效人士,那就一起来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