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期望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状态。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人与人之间能直接沟通,少有隔阂,相互感应和融洽。反之,则“话不投机半句多”。以此基本原则,我认为以下几种人不可交:
1.不仁者不可交
“仁者”指有德行、有良心的人。不仁者表现为没有社会公德,不懂得感恩。如,别人花很长时间排队,他们只要有空隙就会迅速插队加塞,扰乱公众秩序;对父母不尽孝道,不尽赡养义务;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没有感恩之心;对提供成长平台的团队没有敬意。
具有这种行为方式的人,在个人利益面前,会无视他人的存在,只想拿好处,不会想回报,但凡有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就会因个人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
2.不义者不可交
“义者”,宜也,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意思。不义者表现为做事唯利是图,不讲原则,没有底线。如,对别人竭尽隐瞒自己,却喜欢打探别人隐私,一旦有机会,或散布得到的信息形成谣言,或利用这些信息与给予自身利益者进行交换,以此制约和要挟他人;为谋取个人利益,可以对权威人士阿谀逢迎,低三下四,而对无利者冷漠蔑视。
这种行为方式的人,为了利益会不择手段,极力讨好任何人,以求达到目的;当你需要他帮助时即使你曾经帮过他,他也不会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利去则义尽。这样的人翻脸比翻书还快,不可避免的会对交往过的人造成伤害。
3.无礼者不可交
“礼”是天之经,民之行也;是用来端心正身的。无礼者表现为不懂礼貌,无长幼尊卑有序,处事有规的基本常识。如,见人爱答不理,待人冷漠;说话不分场合,不知轻重,出言不逊,伤害他人自尊却不自知;行为粗野、无度,不能自控;做事没有计划,不按规矩办事,没有团队合作意识。
这种行为方式的人,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和这样的人交往,很难沟通,与之交往的人得不到基本的尊重,会给身边人不断带来负性情绪体验。
4.无智者不可交
“智者”,知也,是能区别是非、曲折的人。无智者表现为心胸狭隘,固执己见等。如,不能就事论事,因为一件小事无意产生的矛盾,一直放不下,处处与人为敌;没有常识,敢说、敢干的做派让人信以为真,所谓无知者无畏;耍小聪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在重要问题上不可依赖,甚至有可能两面挑拨,而与之交往的双方却蒙在鼓里。
这种人的行为方式是自我为中心,格局小。遇事不能客观评价,有时会将自己的错误认知强加于人,形成连带责任。
5.无信者不可交
“信者”,诚实也。无信者表现为说谎、隐瞒、欺骗。如,两面派的人,人前夸你,人后骂你;隐瞒部分信息,误导你对一件事的正确判断;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利用你的信任,采取欺骗手段诱使与之交往的人上当受骗。这种人在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不良生活体验,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后从中受益,并乐此不疲,继续给其他人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