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朋友圈,文艺青年泛滥成灾,每天刷不完的鸡汤文字,旅行的照片,可能是在给大家看看他的格调和境界,也可能是迎合所谓“要么去旅行,要么去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当代文艺青年的“座右铭”。抑或是三五个好友闺蜜聚一起喝星巴克、看热映电影、吃西餐,来点洋范儿,可能在给大家看看他具有西方文化熏陶的气质。总之,朋友圈里的人生活永远都是那么风和日丽。
可我们真的成功吗?真的这么安逸吗?一段鸡汤文字的背后偷偷舔舐了多少生活的创伤,旅行的路上真的是那么肆无忌惮的开心快乐吗,好友闺蜜一起喝咖啡时有没有在担心被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戳中你的泪点或痛楚。我们都是这样打发着青春,披盔戴甲去迎接风雨交加。擦脂抹粉来粉饰成功。
只有关上夜灯对着手机屏幕的荧光时我们才真真卸妆回归了真实的自我,白天我们都在扮演幸福,扮演优雅从容,扮演成功。以至于我们都记不起有多长时间没有静静的读完一本书。用直观短暂的电影剧情来打发我们残留的一颗贫病交加的文艺之心。《芳华》上映我们就看《芳华》,谈论《芳华》;《无问东西》上映了,我们团一张票再去看,就这样,一部一部地追着看。不去看,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就会显得没有时代感。只有看最新的热映电影,吃最火的火锅,唱最流行的歌,喝辛巴克,穿今年的流行款,我们才感到与社会保持零距离时的踏实,才最有存在感、安全感。只有去最古老的最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景点旅游,记住几句古老抽象的诗词典故,用点复古的小物件,穿点民族元素的衣服才显得我们有文化内涵。
我们都很忙,忙着为了遥不可及的成功,以显示我们的上进心愈挫愈勇,我们屡战屡败但依然屡败屡战。忙着为了明天不至于太落魄,以维护我们脆弱的自尊。忙着零时读一段鸡汤文字,以显得我们身上还有文艺气质。网络搜索的方便,高像素自拍功能的手机,随时可捕捉的背景元素......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便利。
我们竟忙的没有时间坐下来读完一本书,虽然书架上摆着几本畅销书,都是列在必读书单里的,但终究只是看了少许的几页后被零时的忙碌打断,然后静静的躺在书架上,成为了我们自拍照片的背景,也或是为家里增添点书香气罢了。手机里收藏了很多名家经典,但最后发现直到换了新手机也始终没有翻开。我们到底在忙什么,其实不是忙,而是无限的焦虑和恐惧。
我们依然不知道干什么好,干什么对于自己渴求的成功来得最快又最体面,摆地摊、送快递显然不行,那不够体面,不符合我们的文化修养和年青的颜值,必须干净体面的成功。我们也急切的盼望成功,因为青春需要成功去装扮,承载在成功上的青春才最精彩。读书吧,貌似成功的人确实都读了不少书,但貌似他们的成功又都不是读书读得。不行,读书来得太慢,只能作为业余。到底该干什么呢?焦虑焦虑,无限焦虑......最后,我们永远也没有读完那本自己立志要读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