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出去培训,那是一个字——爽,那些年,从培训讲师到我们学员,基本上都可以一字以概之,那就是——混。可今天再次踏上学习之旅,让我改变了以往的看法。
早上,潘熙老师的《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让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不足,有时一用到底,有时一点不用,有时用得不是时候。还有就是课堂太过于单一,PPT占据主要位置,很少有学生动手、动脑等的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思维得不到深层次的发展,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学习上,怪不得越往高年级走学生成绩越是下滑。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痛苦,老师厌倦,这些问题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大家都得不偿失。
一是交互式白板可以弥补一些教学上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寓教于乐,在玩中学。潘熙老师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清晰地展示了学生收集数据,在电子白板上亲身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收入垃圾桶的过程,学生经过这一活动,自己数,用数学符号表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数量,开始想到记数,最后想到用“正”字。最后老师加以优化,学生数学知识得以形成,数学思维得以发展,数学情感得以体现。这是数学上应该去追求的目标,潘小明老师的数学上冰山原理,又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是微课的利用,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课前预习无方向,课后复习无目的的现状。微课如何制作,微课录制的注意事项等,潘老师都一一做了介绍。
三是潘老师坦言,自己在上公开课时利用信息技术,微课、PPT、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一并上阵,课上完过后,自己觉得还满意。给他的导师打电话,导师听了他上课的过程,把他骂了一通,他哭着耐心地听他的导师给他分析他课前设计的不足和上课中的失误。一听就是三个多钟头,这让他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加谨慎。该用则用,不该用绝不滥用。
见识一个名师成长的过程,其成长背后的故事,足以写一本纪实小说。
下午的课是周礼秀老师的关于学生心理方面的课。课虽平淡,但提到的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班级后进生的厌学等,与家庭、社会、学校有极大的关系。让老师们不要急于求成,要冷静分析,寻找转化的方法。
总之,和五年前相比,此次收获满满,等回到岗位以后再慢慢整理,付诸行动,把那些“石头”焐暖,度过学习生涯上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