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哲学》读后感

花一天多的时间看了711创始人写的《零售的哲学》一书,书里介绍了最早从美国引进了零售店模式一直到后来做大并购了原集团的历程,也简述了很多重要决定是如何做出来的。有下面这么几点是印象较深的:

  • 我们要盯住“客户”而不是竞争对手
  • 如果家庭人数不断减少,每天就不必购入大量物资,随之将打破长久以来的固定消费模式
  • 最近的日本人习惯了物质丰厚的社会,比起像过去一样拼命工作,他们现在的价值观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地生活

1

其实总体来说711脱颖而出的秘诀就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

和客户站在一个角度上,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做饭团是基于这个前提,在店里装ATM也是基于这个前提。

实际上现在国内的便利店也是这个趋势,在里面可以充电费,可以交燃气费,也可以买各种日用品。只是没想到这些实际上都是从711那里学来的。

image

以客户为中心,实际上让我想起了张小龙一直强调的问题。做产品是这样,做便利店也是这样,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对手;那硬了客户自然就不用过于关心对手了。

当然,现在来看,这些不一定就是最先进最省事的。毕竟和去楼下相比,人可以更懒---网上缴费/喊外卖送上门。记得在知乎上也看过为什么国内零售店比日本要少很多的问题,而现在来看实际上这方面需求已经被满足了。

2

实际上第二点就是第一点的一个证明,家庭人数减少,总人数减少,社会老龄化,人们自然不愿意走远路去商场,因此楼下便利店就是一个强需求。

虽然从更远来看,网络交易才是新的趋势。不过711也并不是没有发现这个事情,也很早布局了上门配送这些业务。

image

不过这并不是这一点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最深的地方在:这很像国内的明天。老龄化,少子化,听上去就有点可怕。

这意味着什么?养老金不够用,不够用咋办?延迟退休,或者不退休…亦或者攒足够多的资产。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个地步,只能尽力而为。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机会。毕竟711老总就是提前预判了这个趋势,并就此满足了这个趋势带来的新的需求,随后才形成了今天的零售帝国。回到国内,外卖/网上缴费购物已经更好的满足了这些需求。那么下一步会爆发的需求是什么呢?养老院?看护?医疗?说到这里,我能想到的还太少,能做的似乎只有买点相关的股票…

3

第三点形容了日本人现在的一种主张或者人生观吧,这一点国内也有相应的趋势。在90后里趋势明显,尤其是95后里。

举个例子,之前流行的各种校园贷,小额贷,都算是一个佐证。毕竟在80后70后那个年代,每家都好几个孩子,日子紧巴巴的,其个人最强的需求也就是活下去了。现在活已经不是个大问题了,于是对于个人精神上的追求也就强了。

image

这不能说算是一个坏事,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好事。一方面人的个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也潜在意味着其吃苦耐劳/适应社会的能力降低了。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作者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比如说,工资2千的人买iPhone,村里的年轻人都要买车,再比如那些裸贷的受害人。拿我自己来讲,iPhone是可以买起的,但是真的舍不得买;而那些借钱买的人呢?月薪2-3千的人呢?

说多了,我只能算是发发感慨与牢骚。有些人可能早就看到了这个趋势,并为之付出了行动来满足人们的这个需求。比如说各个校园贷的创始人们,又比如说各个微博/公众号上的一些大V。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零售的哲学”背后是认真的生活态度与年轻的思维方式 如今,“新零售”等概念大火,当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冲着对零售行...
    任平生2018阅读 1,515评论 0 2
  • 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此前是在出版行业做编辑相关工作的,因偶然原因才进入到零售行业,入职伊藤洋华堂后没有公司...
    我爱卷毛阅读 731评论 0 0
  •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樊登读书会上,当听到7-Eleven每年以1000-2000家的速度开店时时,浑身鸡皮疙瘩都起...
    天使多肉阅读 12,364评论 0 0
  • 本周完成了铃木敏文的第二本书《零售的哲学》,如果说上周读的那本主要是说零售制胜的法宝销售力的,那么这本主要是说零售...
    Luciazou阅读 2,116评论 0 1
  • 家庭伦常道 老人—天德星,以“德”为根。 父母—天福星,以“志”为根。 夫妻—天吉星,以“爱”为根。 子女—天贵星...
    酸涩柠檬阅读 1,247评论 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