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总结成绩,提振信心;
提炼经验,引领发展;
正视不足,迎接挑战;
明确方向,再谱新篇。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更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找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法和措施,使今后工作有目标,教学有思路,抓质量有明确措施,现将上学年教育教学质量及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总结成绩,提振信心
1.三年级成绩分析比较
先说一下三年级:我还得从上上届三年级说起,就是现在的五年级郑佳平她们说起,在区语文教研组长会议上,李葆春老师亲口给马坡岭点赞,当时年级平均分86点多,今年这一届三年级语文平均分86.68,数学均分89.02,区语文平均分最高90,最低76,由此推断,我们学校的语文成绩应该也是在前区排前列的。数学教研员可能保守一点,不说数据,但看数字,肯定不会差。
2. [endif]六年级成绩分析
上届六年级三个班,参考147人,语文年级平均分81.93,数学平均分84.54,其中六1班语文平均分83.54,数学85.31,全年级180分以上人数44人,占比30%,我拿几个学校的数据来对比一下哦。
图:略
我们数学成绩绝对是全区前列的,上周四,李益斌老师代表学校在数学教研组长会议上分享了经验和做法,这件事本身也是对马坡岭数学教学的认可,我们的语文还有提升空间,区平81,略超区平一点点。这届六年级是搬新校区前的最后一届学生,生源情况一言难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属不容易。
提炼经验,引领发展
当然,僵硬的纸面数据只能说明质量提升的某一个方面,如果说,我们较之以往,我们有点滴进步,总结一下,我们大概做到了这几点:
一、团结
我们岭小的队伍建设一直秉承抱团发展理念的,在团队中互助互学,用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温暖每一个人。每个年级都有每个年级的故事,每个年级都是一支进取的团队。这是前三年级,以李季春老师为主心骨,她是全能型人才,上次基本素养大赛抽到她时,其他学校的教研主任无比羡慕:“我们学校抽的是个比赛选手,而你们学校抽的是个指导老师啊!”她会主动给徒弟上示范课,一起学习研讨,团队成员的每一次磨课都有她的智慧,她们年级也经常一起聚餐活动,凝聚力就是这样一点点形成的。数学老师周琴、程莉、张敬、潘婷、陈安琪也同样的统一备课统一练习,尤其是他们周周清和每日小练笔,量少而高质。
再说说前六年级团队,上一届仅三个班,这样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啊,三个班,运动会是一个方阵,校博会是一个摊位,而且几乎统一教学、统一进度、统一练习,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我们6个人常驻六年级,胜过两个诸葛亮,话说,聚餐也是六年级团队特色,几乎每周一聚,这么说来,要团结,多聚餐啊!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二、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影响着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这一点,诚如洛克所说:“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前进。”可以说,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就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因为,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不能再掉书袋了,看图:六年级数学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绩,肯定跟两位数学老师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分不开,他们每天的练习都是自己研究后有针对性出的,每次的练习都精心设置,每次课堂活动都有趣而启智,这是杨韩老师写给六1和六3班孩子的寄语,大家可以猜猜看。
三、耐心
先分享一组照片,照片肯定是只是事实的极少部分,每个班总有那么些蜗牛,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真的很感恩学校有这么一大批用心用情用法的老师,做温暖一生的教育,我们的老师正用实际行动在给温暖老师画像。
正视不足,迎接挑战
一、语文整体上存在共性问题:
问题:
1.字太丑,错别字太多。我们的教研员李老师说,近几年,学生的基础部分是往下走的,
2.阅读理解,习作仍是短板。
六年级阅读理解,得分率大概80%,市平均得分率也是80%
习作:尽说空话套话,不审题。六年级均分:23.8
建议:不刻意强调长短,写清楚就好(二、三年级)
三年级起步作文,多练笔,用好教材上的小练笔,找到教材上的契合点。
3.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具体,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二、数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计算方面。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还不够扎实,还不能有效选择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看错、抄错题目的现象时有发生。
3.灵活解题及认真审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只做题而不及时的思考,思维固化。
明确方向,再谱新篇
我们看得见问题,才会找准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个要觉得全校上下都要达成四种共识。
(1)抓习惯就是抓质量。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抓起,从严抓起,让学生受益终生。
(2)抓细节就是抓质量。 我们应静下心来,转换思路,平常就从抓生字、抓背诵、抓计算、抓概念、抓课堂知识点开始,夯实基础。这样抓每一个细节,形成习惯,孩子们的成绩一定会得到提高。另外,也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读熟《新课标》的要求,在《新课标》的导向下,改变以往过去陈旧的教学理念,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在学生中倡导自主学习,不光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3)抓读书就是抓质量。有经验的教师一定要重视阅读,包括数学也是这样,3—6年级的语文,阅读和写作占整个卷子60%-70%分数了,相当可观。我们自己很清楚,自行评卷时该给不该给的都高抬贵手,如果严格评卷,阅读和作文的分数就很低,一定要十分重视。
(4)抓后进生就是抓质量。有时候,抓合格率其实就是抓后进生转化的同义词,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话题。我找到了一所名校的过程管理策略:
1.后进生计划反思管理《学困生效能管理日志》
2. 后进生作业管理
3. 后进生记忆管理
4.后进生积累管理
5.后进生纠错管理
6.后进生知识过关管理
过程很复杂,后进生转化,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聚焦教学教研深水区的提质行动,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更是一场整体战、智慧战。
期待我们岭小140人,齐心协力,戮力同心,一起去打这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