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央一台的《人生之路》,说他们那里从来不过生日。其实,许多人都没过过生日。而我从小就有过生日的习惯,从能记事起,每年生日,都是妈妈给我煮面条吃,有时还要加一个鸡蛋。说是长寿面,吃了能长寿,所以,必须要吃。
因为过生日,还与父母恼过“别扭”。姐姐过生日,由她干爹干娘给她过;哥哥过生日,也都是去他干爹家;而我过生日,都在自己家过,为啥?想不通!
妈妈给我讲,因为你干爹是灶王爷icon呀!而灶王爷是在自己家呀,不在家过,在哪里过?见别人都有干爹,自己为啥没有?父母言,你也有啊,就是灶王爷呀!我的干爹是个神仙!?为这,自己常常暗暗窃喜!也盼着过生日,希望生日早点到来!
但也为没有真实的干爹而郁郁寡欢。为这,一年的秋后,父母让我跟着二哥去他干爹家去走亲戚,带着一篮子白面包子。他干爹家住在许家庄icon,要翻过一道山梁,当时他干奶还在。中午饭,又是炒,又是煎,又是焖,作了一大桌子菜。他干爹干奶挺高兴,干儿子和其弟弟来看望来了。劝我们俩多吃,不停地用小勺加菜。吃过丰盛的午饭后,就往回返。在回家的路途中,二哥去学校上学,让我带着押回来的东西自己回家,当时也小,推托东西重,拿不了。于是,二哥就把东西藏在了路边的田坎下面,我就空手回去了。当时,在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个放羊的,心想,东西别让他拿走啊!小人有小心,一下午就担心这个,到晚上,二哥将东西带了回来,担心变成了欢心。
在平时,自己为有个不能见面的“神仙”干爹,也感到好笑,有时不免也沾沾自喜,自己哄自己吧!有时自己真的以为就有了“后台”了,干什么事,头顶上有个光环罩着。上高中时,一次课间玩单杠时,连同杠子落下来,直直的摔在地上,转身就跑,没事儿,以为是“干爹”在保护我。放学后在深有两三丈的水泊里游泳,差点被淹着,也以为干爹在后面悄悄地保佑着。 到后来,自己长大了,离开了家,到了一个大城市生活。在感到无助的情况下,四下是白茫茫的一片,不知命运的航船向哪个方向行驶,这时,是多么想让干爹助一把力啊!
自己小时候十分的虔诚,每年过生日,都为他磕头,磕了15年头,然后吃生日面,关键是面里有个白里透红的荷包蛋,撒上葱花和香油,真的好吃。用铜钱编了15个锁儿,每年都编一个,母亲给我戴上,说是干爹给的,戴着它美滋滋的。后来这些锁儿也不知到那里去了,心想,要是能够找到,也是个很好的摆件!
由此,凡事与灶王爷有关的事,自己也特别的关注。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是上天汇报的日子。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icon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小年这天,人们会摆甜瓜、灶糖icon等食物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灶王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的油盐饭,晚上喝的烂面汤。岁末上天言好事,年初下界降吉祥。”这首民谣显示,灶王爷的姓氏。为这,我也叫张平,后来,就改成了章平。在我老家,好多人的小名,叫张某,譬如张生、张来、张喜等等。
民间大多认同灶王爷姓张,很多是来自张单休妻的传说。说是从前有一个人,叫张单,妻子叫丁香,为人勤劳贤惠、孝顺父母。张单不愿守在家里种地,就出门做生意。后来发了财,回家后竟嫌弃起自己的糟糠之妻,一纸休书把丁香赶出了家门,娶进一位妓女做老婆,生活挥霍奢侈,而张单在外又吃喝嫖赌,很快家道败落。后来一场天火又将家里的财产全部烧光,妻子也改嫁他人。这张单急火攻心瞎了双眼,只得靠乞讨度日。有一年腊月二十三,张单要饭要到了丁香的家里。丁香认出张单,心里又疼又恨,给张单下了一碗面条。在吃面时,知道对面是自己休出家门的前妻,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一头碰死在灶台上。善良的丁香找人画了张单的画像,怕自己男人看到,只能贴于灶后,日日供奉,就这样,张单慢慢演变成了灶神!这只是一种传说,不足为信。
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为一位大神。早期有炎帝icon、祝融icon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灶神的信仰出现得比较早,早在母系社会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信仰灶神了,但是灶神的身世却并不那么确定。在民间,人们对灶神的称呼有灶爷儿、灶王、灶君、灶王菩萨、司命灶君、家主司命、护宅天尊、定福神君等,不过最普遍的叫法还是灶王爷。
我想,过不过生日?都是人生,人生都要一天一天的过。向前看吧,那里春暖花开!(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