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见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才发现她和我竟然在同一座城市,我不自觉的打开她的谈话窗,而已经跳出来的九宫格,在我反复的删删减减之下还是默默的退了下去。
算了吧,还是别找了,就算她回我了,又能说些什么呢?
对于她,我一直欠她一份生日礼物,只是再也没有机会还了,她是我转班之前遇到的朋友,又因为之前的误会,所以我们做朋友的时间其实很短暂,只不过就几个月罢了。
一个班虽然不大,但是人却不少,五六十个人,也许有些人从相遇到离开都不曾说过话,尤其是像我这种天生话少的人。
与我相比,她倒是一个社交天才,她个子很矮,有点黑黑的,说好看,属实是牵强了,但是班级里的所有人都会喊她班花,她每次回应都是笑嘻嘻的,好像是真的一般。
初始,我在想她难道是听不出画外音吗?未免也太心大了,有时,甚至是瞧不上这个凭借关系才来到这个班级的她,而她的基础也是真的差,好像她是在认真学习,可是她的成绩却始终不见起色。
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她的,可能是从那句“班花”开始的吧。
我想应该是她主动找我说话的吧,毕竟我从来不愿主动与别人交流,而那时的我正好担任班级的某个科目的课代表,所以班级里总是会有人到我这里借作业抄。久而久之,我都麻木了,就算对于毫无交际的人,我也是毫不吝啬,也许她也是其中之一吧。
我们并不是室友,但是一个班级的宿舍总是会被安排在一起,她就住在我的对面,起初她会跟着别人一起来我们这里串宿舍。
对于不善言辞的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待她们,只能是掏出自己的零食与其分享,心想这样,也许可以遮挡我不善言辞的毛病,而来的最多的她自然是吃的最多的。那张纸上还写着,我经常拿吃的送给她。
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了,真正熟络起来,好像是因为笔仙的那个小插曲,虽然大家不信,但是对于真正去做这件事的她,大家还是有点不愿接受。至此,我对她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与此同时,对她的关注倒是更甚了。
她算是一个自来熟的人,她知道我对这件事有抵触后,又因为某次惊吓,她就主动找我说相关的事情。
那时的我也是一个不擅长拒绝的人,时常抱着一颗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而且那时的自己也是善良的,总是会害怕伤害到别人,所以我们之间的交际好像越来越多了。可能我们的交际仅只止步于宿舍那里,因为教室里面的座位隔得太远,而高中生们总是喜欢窝在自己的座位上。
那个时候,大家特别喜欢给同学过生日,好像这样就可以证明我们是朋友。
那一年的生日,虽然没有蛋糕,没有举办生日聚会,但是我收到了很多的贺卡还有礼物。
她给我,让我不要立即打开,而是让我回去以后再看,她的礼物算是所有人中最隆重的吧,因为她说这份礼物是她特地订做的,所以才会到的比较晚,她还为此道歉。
她的礼物也是所有的礼物中最实用的,它是一个粉紫色的钱包,如今已经时隔六、七年了,可是它依旧躺在我的书包里面,除了有些污渍,并没有任何的损害,不得不感叹它的质量。
她的贺卡也是写的字最多的,那一面写的满满当当。
我无法一字一句的搬运上来,只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讲述我们之间的关系,她问我能不能喊我名字,不带姓的那一种,因为她听到我周围人那么喊我,她会觉得酸酸的,会想我们之间的关系好像没有那么的亲近。
她真的很可爱,从起初的排斥,到后来的真心,只可惜我们的缘分就此止步于那半年了,自从转班之后,交际便渐渐的断了,她也不再来找我了。
不过我知道,她依旧是那个班里的“班花”。
我忘不了她向我坦诉说,这个称呼其实是别人对她的嘲笑,看着活泼的她鲜少的露出那副黯然的神情,我也不由自主的心酸。但是堂而皇之的将这个称呼接下的她,笑呵呵的面对别人,至于那些话,她依旧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而高中时代的同学,都是单纯的,没有谁是真正的恶意。而她凭借着自己的那股子“自来熟”,在班级里也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只可惜我不在里面了。
后来的后来,我们就毕业了,直到前段时间,我才知道她居然和我在同一座城市。有一天,她发了一个朋友圈,庆祝她自己的生日,图片里面只有一份插着“暴富”牌子的蛋糕。
我点开她的朋友圈,只是看到她的生活痕迹,却找不到现在的她是什么模样,应该变好看很多了吧。
我在评论中默默的发送了一句“生日快乐”。
她回我了,可爱的表情和活泼的语气,让一个生动鲜活的她又跳到了我的面前。
只是欠她的那份生日礼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