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话,确实不能太当真,即便对方是看似与你关系不错的。
因为语言这个东西,表达者想表达的,有时候跟你无关。
正是因为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我想创业这个事,极少与人说起。
但人际关系很奇妙,当你毫无预兆的开始做一个事情,与你朝夕相处的人会觉得很受伤,我们每日相对,你却从未曾说起,是防备着我,还是没把我当朋友?
于是乎,在临门一脚时,我便刻意装作随意与一位朋友的说起这个事,果不其然,对方开始发表长篇大论,告诉你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
你是否做了足够多的调查?
是。
不是光靠调查就可以的,如果这个事情能做起来,人家早就做了。哪里还轮的到你。
这句话也在意料之中,该朋友对许多事情发表过多次相同的看法。
之前有想过要辞职找其他发展时,该朋友就声色俱厉的告诉你,外面的工作工资便是如此,她有哪几个朋友在各种不同企业就业,工资便是如此,发展就是如此,不可能再多,不可能更好。
你弱弱的反驳,要看综合能力。
人家把腰一挺,一个朋友两个朋友跟你举例子,仿佛那几个朋友就代表整个行业,令你不容反驳。
你只好点点头,是的,是的。
该朋友确实不符合我的交友取向,但我也能理解她。
她不是想否定这个世界,但她不得不否定,她若不否定这个世界,等于得否认自己。
工作十年上下,从一家大企业跟着领导,跳到领导创业的小公司,一呆就是许多年,公司人数二三位,工资仍旧是行业基础。
她在该行业呆了太久,她仅熟悉她接触的这一些东西,多了就没有了。她不敢换工作,她觉得再换只能更差。
虽然我并不晓得,以她的情况,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老板待她特别好,细声细语,偶尔放她自由,难得几次早退迟到也不计较。除了不给加工资,其他都好。
她不敢创业,她觉得自己没有人脉,没有货源,没有资金。
就这么平平淡淡的,每个月挤出房租后,紧巴巴的算着剩下一点钱过日子。
当听说你要换工作之后,她据理力争,告诉你不会更好,当你要创业的时候,她化身专家,头头是道告诉你这事没那么简单。
她想否定的不是你,而是那些触动她内心不安全感的一切。
她不想承认就自己一个人失败,她希望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跟她一样。
她很不安,她希望你跟她一样,大家都平平淡淡的活着就好,她怕你抛下她,一个人朝前狂奔。
你必须了解你身边的许多人,当你需要听取一些意见的时候。
当你问父母意见,父母强硬的告诉你不可行,你要考虑的是父母为什么不同意。
是因为有足够的经验作为基础,还是单纯因为眼界狭窄,亦或者你问的事情已经超出他们理性思考的边界。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父母单单为了为你把你留在身边这一个理由,就已没有理智可言。
当你问朋友意见,朋友给你提出消极的意见时,你要考虑朋友是有相关的专业或者足够的眼界,还是因为他只是一名单纯的消极主义者。
很多人表达的,并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他们的世界观。
想要做哪个行业,就离那个行业的人士近一些,你的亲人与朋友不是万能的,并未涉猎每一个行业。
虽然那些专业人士不是你的亲朋与好友,不能真心为你着想为你着急,但他们活在相关的领域里,他们更加客观,离你想要的答案,比朋友们更近。
最完美的当然是你的亲朋好友刚好具备相关专业性与理性,可如果没有,千万不要本着感性去参和理性工作。
而亲朋好友,就是那个当你去做了,遇到困难了,陪你出来喝酒聊天骂娘出气的人。
理智的人绝对不会在你失败了的时候对你说:你看,我早说过,你不会成功。
因为理智的人,总是能看到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与包容人生各种意外性。
假若没有历经成败,何来的成长。
在我认为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己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宽,兼容性越来越大。
不被世俗桎梏思考能力,才是真正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