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起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 第八十章》
国土要小,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要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而不远走他乡。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陈列。使人民再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饮食香甜,服饰美好,居所安逸,习俗欢乐。邻国彼此相望,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到,而人民活到老死却不相互往来。
从道家的整体思想上看,本章代表了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在世界步入全球化命运共同体的今天,这样的“理想国”显然是难以实现的。但老子的真实意图其实并不在于追求现实层面的“域外桃园”,而是告诫世人如何营建一个不为外部条件所干扰的“精神家园”。
如果能以超越的视角来理解,本章对处于信息时代,过度依赖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而生活的我们,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的。
比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这一句,就好像穿越了两千年,老子有着和我们现代人极为相同的慨叹。一方面新技术日新月异,丰富便捷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受限于诸多电子产品,属于个人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真正能够从碎片化信息中摆脱出来,进行深度思考和用于精神沉静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庄子》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途经楚国汉水南岸时,看到一位老人家抱着一个瓮来回往返为家里菜园浇水。子贡说,这样不是有些太累太麻烦了吗,如果使用秸槔[jiē gāo]是不是更加方便一些,桔槔是类似于抽水机的古代工具。
结果对于子贡的好心提议,老人听了之后很不以为然,老人叹曰,“机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圣不定,神圣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一旦产生了机巧之心,就会破坏其纯白如纸的品质,不具备纯洁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最终被道所抛弃。
由此可知,作为立足于内心深层思考的道家,更倾向于在外部世界和内心家园进行平衡与取舍。从现代意义上,“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形态,显然是无法实现呢。
但作为哲学家的老子其真实意图和重要愿望,其实并不在于让社会退回到原始的洪荒时期,而是如何于时代不断变迁的同时,人们仍需守护住不会随波逐流的初心,不盲从于外在的喧嚣,安守住纯白明净的心灵家园,则是本章对于我们的核心启示。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一方面父母需引领孩童顺应时代步伐,另一方面还需引领孩童顺应自己的本心本性。不让那些外在的东西淹没了孩童的内心,不影响孩童作为独立生命成长的初心。
若有此感,则需要多陪伴孩童在自然天地之间多游历,于历史文化海洋之间多徜徉,于精神情感家园多交流,而不被移动互联网和现实的浮躁所淹没。
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名为《车遥遥》的小词,写的犹为清新澄澈,充满温情。值此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之际,读来与您共赏。“车遥遥,马憧憧。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