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心中午遇到几个来接娃的家长,因为孩子的上课情况我也有观察,所以,拉着她们其中几个聊了一会。
对于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我们会给予肯定,也会指出他们需要提高的地方。家长们很认可对孩子中肯的评价,但是很快会把关注点放在我说的需要提高的地方。然后这时候恰巧孩子们从教室出来了,其中一个妈妈马上拉住孩子就对我说,我这个孩子就是比较内向。我赶紧用眼神示意妈妈打住,然后赶紧说,“我很欣赏他,他很内秀,记忆力和专注力都很好,所以,我也会对他有更高的要求,**,以后更大胆的表达和展现自己就更好啦。加油,老师相信你!”孩子很开心的笑了,虽然他笑得不是那么open ,有点点婉约,但是,我想他接收到了我的表扬,以及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发现父母们都很谦虚,当有人表扬我们的孩子的时候,家长会更倾向去说“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啦,他很拖拉的,或者很内向的”等等一些对孩子的负面评价,而且很多时候是当着孩子的面。
我们不是要自欺欺人无视孩子的缺点,而是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孩子这时候对自己的认知都是来自于周围人的评价,所以,如果大家特别是父母逢人就说孩子内向的话,他就会认定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我们可以先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欣赏,经常强化他的优点,然后用“如果**就更好了”的语言模式对孩子提要求。
然后后面有个幼儿课的家长对我们的学生思维导图课程感兴趣,正好我们有一个思维导图呈现得很好的孩子在场,我立马让老师把她的导图找出来,然后以她的导图为范本,对这个家长讲孩子的导图好在哪里。除了从技法和导图的外在呈现比如颜色布局等表扬她外,我还肯定了我经常听课看到的她的专注认真和对自己的高要求,真的是一丝不苟,必出精品的那种。这位家长也是对这个作品和孩子本人相当佩服,还忍不住啧啧地惊叹。孩子在沙发那边洋溢着笑脸听着我和吴老师向这个家长介绍,我想她的心里肯定美滋滋的,这种侧面的优点强化,相信给了她很好的心里营养。
【感悟】:不管表扬还是希望孩子改进,都要注意我们的语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