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学前一天,和一位同事一起到偏远的农村中学去报道,天下点小雨,他来电话让我开车顺路捎着他。
路上聊起来,得知他竟然不会开车!这年头还有不会开车的?我脱口问他:“那以后上下班来回70公里,你怎么办?这大老远的你还支什么教?”
他认真得逐个回答我的问题:“我算过了,骑车子大概需要1、5个小时,我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出门,7:30就到学校了,比你们还要早呢!”
“我已经支教4年了,人人都羡慕城里的工作,离家近、环境好。我也知道,支教辛苦,但是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农村自由自在的环境,那里的生活更淳朴,那里的人们更真诚,那里的天空更纯洁。人和人追求的不一样,我不管别人说什么,只愿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生活。”
路上,他和我讲了他每年骑车旅行的故事。他和另一位同事每到放假便去一个地方,他们骑着车子去过西藏,带着孩子骑行新疆;他们骑着车子,背着行囊,走到哪儿,哪儿便是家,走到哪儿,哪儿就有朋友,大碗喝过酒,大口吃过肉,五湖四海皆是朋友,天枕地席亦是家乡;他们踏过太行山的脊梁,穿过雅鲁藏布江,看过塞北的雪飘,闻过江南的花香,看过大漠的落日,也抚摸过古城墙的风霜……
我听得入了迷,不禁对这个平凡的老师敬重起来。现如今,谁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去奋斗呢?还有谁愿意停下脚步去听一听自己的内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呢?我们逐渐被生活打磨,失去了初心,换上了伪装,磨去了棱角,剩下了空虚,最终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模样。夜深人静,问问自己,你可曾为自己活一次?
02
不禁想起前不久刚刚离婚的一位好友。初闻她离婚的消息,非常震惊,50多岁的年纪,谁不是能凑合就凑合,能将就便将就,哪里还有力气去折腾呀?
前不久,我们深刻得谈了一次,本来是抱着劝她复婚的念头去的,没想到最终却是为她的勇敢而鼓掌。
她说:我从小父亲便不在身边,18岁那年母亲离世,我一人照顾弟弟妹妹,好不容易等弟弟妹妹们都工作自立了,我又开始照顾婆婆那边一大家子。婆婆那边是个无底洞,公公不工作,花钱就和我们要,我们两个人赚钱根本不够这一大家子花的。
我父亲一直和母亲两地分居,没想到到我身上又是两地分居。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一个人吃一个人睡,一个人工作却有很多人伸手,累了每人疼,痛了没人说,这样的日子和离婚有什么区别?
我知道,我母亲为什么得的病,她是累病的,闷病的,苦病的。现如今,我的身体也开始出现毛病,常年的郁闷使整个免疫系统紊乱,可是他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他可曾为这个家付出过?人家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估计我还没等熬到老来伴就跟着我妈去了。
这些年我也看淡了生死,我和孩子说了,等我死了,不用给我买墓地,也不用往老家运,哪里死了哪里埋。我只希望能把我埋在一棵开花的树下,我的骨灰和泥土混合,我的身体依傍大地,每年春天,满树繁花盛开,我即使看不见,想想也是好的……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泪如雨下。我知道,她活得太苦太累了。她的前半生,净为别人活着了,可有谁体会过她的不易?
她继续说:离婚以后,我去云南租了一栋房子,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每天爬爬山、走走路,屋前屋后都是各种野花,我每天采了它们来,插在瓶子里,满屋子的鲜花和杂草的香气,我觉得生活特别安宁。
今年暑假,我和几个姐妹一起去了一趟草原,那里的天真蓝,天地真广阔,我还学会了骑马。我第一次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绚烂多彩,日子原来可以这样无忧无虑,人生原来可以这样无牵无挂。
看着她的眼睛,我第一次发现她的眼里有了光,脸上有了生气,身上穿的衣服也和以前大不同,开始有了生命的色彩。
临走的时候,我深深的拥抱她,在她耳边低语:“亲爱的,感谢上苍,让你找到了自己。余生,为自己而活!”
03
回去的路上,我想起了我的母亲,那个一生为别人而活的女人。母亲年轻的时候也漂亮过,能唱会跳,参加过宣传队,进过县里演出。嫁人后,便再也没有为自己活过。她每天得照顾儿女,还要下地干活,生活的重担早就压得她喘不过气。
日子稍微好一些后,便开始忙着儿女成家立业。我们都结婚了,她便帮我们带孩子、做家务。给她买了好吃的,她说要留着来客人再吃,给她买件新衣服,她说可以攒着钱给孩子买玩具。她的固执和节俭常常让我们可气又无奈。
我们常常埋怨她脾气暴躁,埋怨她言语激烈,我们看不惯她事事操心,也不喜欢她处处管辖。可有谁知,她早已把我们融入她的骨血之中?她早已将我们的喜怒哀乐变成她的生活乐章?
我希望她看到我的文章,也可以为自己活一次,活得开开心心、潇潇洒洒。喜欢吃的就去吃,喜欢穿的就去穿,喜欢去的地方就去看,用洒脱的心态对待余生的时光。
04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每个人过得都不一样,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鲜衣怒马,有的人穷困潦倒。但是不管怎样的活法,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才会活得不委屈、不虚伪。正像那首歌里唱的:“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醉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人生的前半场,我们交给了事业、家庭、子女;人生的后半场,我们只愿交给自己。
余生不长,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愿你做自己喜欢的事,交自己喜欢的人,和相爱的人过一生。
余生,请为自己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