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听到这两个词,应该是小学吧,排队的时候,老师总是会说“ 男生一排,女生一排,按大小个儿站好,闭嘴”。
大一点儿听到这两个词,是在初中,听老师说,女生学习要更努力勤奋一些,不要向男生那么贪玩,男生智力发育晚,上了高中再努力也是来得及的。女生到高中就不占优势了。这时候意识到男生和女生竟然还有智力发育时间上的区别, 老师们果然是很博学的呀。
后来听到男生女生这个词,貌似是一本杂志的名字。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小镇,我们校长家的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他女儿经常会买一些最新版的少男少女杂志,供全班同学传阅。当然,主要是女生,男生大多数都看玄幻修真文。那个时候我已经深陷小说文字中不能自拔,对“男生 女生”最大的印象就是一本还挺有意思的杂志了。

今天对这两个词产生思考,是因为公放音乐。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音乐的人,虽然我自己唱歌常常跑的找不着边际,并且一去不返,但是不妨碍我喜欢用音乐营造氛围。
我喜欢 蔡依林 和 westlife ,放歌的时候通常是找到歌手,然后就全部播放,把这个歌手的歌全部播放一遍。这让我有一种,电影里赌博说 ALL IN 的感觉。
但我之前的工作单位办公室内全部是女生,她们就会常常有意见,今天喜欢周杰伦,明天喜欢SHE,后天喜欢陈奕迅,貌似暴漏年纪了呀。。。。。。总之就是各种换,单调的循环播放是肯定不行的。后来我嫌烦,干脆就把音响接到别人的电脑上面去了。

换了工作之后,发现单位有个男生也喜欢听歌,但是,他播放的音乐从来就是随机的,自己喜欢听什么就播放什么,一会儿来点嘻哈,一会儿来点抒情,随时切换,全凭喜好。办公室的女生好像也习惯了似得,从来不发表意见。
今天也是这样的,在放了一首周杰伦的《告白气球》之后,很突然的就转到了一首《差不多先生》。
让我精神一振的同时,我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女生公放音乐的时候肯定会询问一下周围听众的意见,是要乡村还是要经典,是听点英语还是来点粤语呢?男生就会自己想听什么就来什么。
这个问题,在我们平时订餐的时候也很明显,大家一起订餐,只有女生的时候通常都会很慢,你想吃什么,她想吃什么,要问一圈才行,漏掉一个都怕会引起不开心。有男生参与的时候就会快很多,男生通常会在几个选项里很快确定一个自己相对满意的答案。
出于好奇,我就这个问题百度了一下,上面这样写道“在女生的大脑中,负责表达和处理复杂情感(如忧伤和幻想)的区域更发达,相对而言,男生大脑中对于一下简单、直接情感(如恐惧和愤怒)的区域更加大。”我觉得此分析有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