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b树和b-树是一种东西,不存在什么“b减树”。
“B-tree,B即Balanced,平衡的意思。因为B树的原英文名称为B-tree,而国内很多人喜欢把B-tree译作B-树,其实,这是个非常不好的直译,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可能会以为B-树是一种树,而B树又是另一种树。而事实上是,B-tree就是指的B树。特此说明。”
b树
概述:
b-树是一种多叉平衡查找树,一个结点可以存放多个关键字(从小到大排序),每个关键字有左右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子节点,左子树中的所有关键字小于它,右子树中的所有关键字大于它。
对于一个m阶b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树中的节点最多可以有m个子节点;且M>2
- 每个内部节点(非叶和非根)的子节点数目[(M/2)(向上舍入), M],根的子节点数目[2, M]
- 具有k个子节点的非叶节点应具有k-1键(这一点可以推出,每个结点存放至少M/2-1(取上整)和至多M-1个关键字)
- 所有叶子结点位于同一层
- (大小关系)非叶子结点的指针:P[1], P[2], …, P[M];其中P[1]指向关键字小于K[1]的子树,P[M]指向关键字大于K[M-1]的子树,其它P[i]指向关键字属于(K[i-1], K[i])的子树。简要理解就是,左指针指向小的,右指针指向大的。
下图中的左右白色长方形,就分别代表左右指针,叶子节点的指针为空
b树的构建,其实是一个不断插入结点并根据以上条件调整结构的过程。具体过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简略看一下这一篇文章,The Difference Between B-trees and B+trees。
b树的查找。简要来说,搜索当前结点的所有Key,找到第一个大于等于target的key,如果key==target就可以返回value,否则说明要去查找子节点。如果当前结点是叶子结点,没有子节点,则查找失败,返回null。否则递归查找第i个子节点。
注意,下面的图中,再单个结点的搜索用的是线性查找,可以使用二分查找进一步提高效率。
时间复杂度
B树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N),N为关键字总数。具体可以参考Best case and worst case heights与二叉树学习笔记之B树、B+树、B*树。
思路是:
B-树上的查找有两个基本步骤:
1.在B-树中查找结点,该查找涉及读盘DiskRead操作,属外查找;
2.在结点内查找,该查找属内查找。
查找操作的时间为:
1.外查找的读盘次数不超过树高h,故其时间是O(h);
2.内查找中,每个结点内的关键字数目keynum<= m - 1(m是B-树的阶数),如果算二分查找,时间是O(log2 m)
b+树
b+树是b树最著名的版本。具有两个b树不具备的特征:
- 叶子结点使用双向指针相互连接
-
数据仅存储在叶节点上。内部节点仅持有key并充当一种路由作用
b+树的插入、查找、删除等操作,具体可以看B+-trees。这里简要提一下它的查找操作,由于b+树的具体数据都储存在叶子结点,它的查找过程必须从根节点一直查到叶子。具体算法过程为:
b+树的两个特有特征,使得它相比于b树,更加适合实际应用中操作系统的文件索引和数据库索引。
- 更适合范围查询
对于范围查询,只需要精确查找到范围中最小的key,然后跟着双指针直到查找到了最大的key - B+-tree的磁盘读写代价更低
B+-tree的内部结点并没有指向关键字具体信息的指针。因此其内部结点相对B 树更小。
如果把所有同一内部结点的关键字存放在同一盘块中,那么盘块所能容纳的关键字数量也越多。
一次性读入内存中的需要查找的关键字也就越多。相对来说IO读写次数也就降低了。
举个例子,假设磁盘中的一个盘块容纳16bytes,而一个关键字2bytes,一个关键字具体信息指针2bytes。
一棵9阶B-tree(一个结点最多8个关键字)的内部结点需要2个盘快。而B+ 树内部结点只需要1个盘快。当需要把内部结点读入内存中的时候,B 树就比B+ 树多一次盘块查找时间(在磁盘中就是盘片旋转的时间)。 - B+-tree的查询效率更加稳定
由于非终结点并不是最终指向文件内容的结点,而只是叶子结点中关键字的索引。所以任何关键字的查找必须走一条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路。所有关键字查询的路径长度相同,导致每一个数据的查询效率相当。 - B+树支持存储重复数据,且由于数据都存储在叶子结点,更加容易进行删除操作
参考
https://www.baeldung.com/cs/b-trees-vs-btrees
https://www.cnblogs.com/myseries/p/12532919.html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462202/article/details/10433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