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远方并不远

闲来无事时,我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句“诗和远方”中的“远方”,到底是哪里?


我曾站在泰山之巅,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曾在衡山暮色里,仿佛望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庐山瀑布奔腾而下,飞流直下三千尺,我几乎信了那是银河落九天。


我曾沿着黄河边走,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澎湃;也曾循着长江顺流而下,感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辽远无垠。站在岳阳楼上,面朝洞庭湖,思绪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千年诗句里沉浮。


可是,激动过后呢?那种胸中激荡的波澜,终归随着返程的列车渐渐平息。相册里留下的,是定格的风景;心中却少了些最初想象中的触动。相比之下,那天晚上在家附近的新公园散步,月光静好,我一边想着新的文章思路,一边回味今天有哪些小确幸,反倒更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心惬意。


我忽然想,是不是我错了?所谓远方,并非一定遥远。


我想起那个五一假期后的夜晚,那位健谈的滴滴司机。车厢里弥漫着淡淡的洗车水味,他一边专注地开着车,一边和我聊天。他说,今年感觉出去旅游的人变少了。我应和着嗯了一声。他接着补了一句:“而且去外地旅游的人,好像特别少了。可能疫情后大家消费都谨慎了吧。”


我本没多想,但那句“去外地旅游的人似乎变少了很多”,却在我脑中盘桓不去。


真的是因为消费谨慎吗?或许吧。但我总觉得,还有别的原因。


也许是,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远方未必能解答内心的迷惘,喧嚣的风景抵不过日常的安稳;也许是,人们开始懂得珍惜眼前的烟火气,在城市的一隅找回生活的温度;也或许,是因为人们终于明白,向外的奔赴,只是阶段性的逃离,唯有向内的靠近,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宁。


我们花了很多年去寻找那个“远方”,以为它藏在地图尽头、天涯海角,可最后才发现,它可能就在你楼下那家熟悉的早点摊,或是黄昏时分阳台吹来的风,亦或是你终日奔波后的一碗热汤。


诗意不是某个遥远的地名赋予我们的,而是我们赋予生活的眼光与态度。远方,不过是我们与日常达成和解的那一刻;而那一刻,往往近得出奇。


所以啊,其实远方并不远,它可能就藏在每个你愿意放慢脚步、用心体会的瞬间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从小长到大的地方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镇,不算特别出名吧,不过大小也是一个景区。虽然我生活了20多年习以为常,可能...
    潇湘ye阅读 198评论 1 9
  • 诗和远方 ——海之南天之涯篇 “爸爸,我想去看大海!”宝儿跑过来,抱着...
    小楼昨夜又东风160322阅读 126评论 0 3
  • 按:关于雨,你一定有话可说。请以“ 在雨中_____”为题写篇微作文。线上可填写“静默、怀想、嬉戏、...
    凌子杂陈阅读 1,274评论 0 5
  • 出陕向西南 大西安的雾霾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并不关心,只是哮喘犯的厉害,医院来回去了几次,却没有好的...
    蒋晓东_e215阅读 927评论 0 0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我丢失过一段时光。我的意思是真正的“丢失”,而非遗忘。同时,我丢失了一...
    沐光时辰阅读 6,089评论 120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