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内容承接昨天的“俭省”的心得。昨天说到,资源是多维度的,资金、知识、创意、劳动、朋友都是资源要素,要主观能动的把俭省思维打开,处处利用现有资源来发展提高。
“瓶颈”一词是我们常常提到的,简单说就是你无论如何努力都感觉在原地踏步不能提高,有种被流沙吞噬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试着分析了下:
一、我们要理性的分析“数字”
举个例子,从1到10,扩大了10倍,我们只加了9个1。但同样是扩大10倍的10到100,我们却要加90个1。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发展总是会放缓,如果要保持10倍的发展,我们的资源付出会是指数级的增长。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一味的追求高速的发展,终归只是妄念。
二、努力的背后增加一个“风险”函数
坚持就能成功、勤劳就能致富、投入就能发展、培养就能成才,这些是我们现实社会中最正能量和鼓励人上进的理念。但是,现实中总会出现“但是”。这个但是的出现,就是“风险”函数在起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就需要提防周围的破坏力,为自己建起一堵抵挡风险的墙。
以上两点的心得,跟近期万维钢老师的《一个大尺度话题》和吴军老师的《大数据时代要识数》、《风险意识》等文章不无关系,背后的思路都是对数字的科学认识。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把这些知识融入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帮助自己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2017.3.5 上帝爱非洲 写于夏莲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