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进现在的公司也有好几年了,私下里老是被一些老同事称为“老黄牛”,现在这社会,“老黄牛”绝对不是一个褒义词,至少我觉得是一个中性词。
的确,我在大家眼中好像真的是那个”老黄牛“一样的存在,每天按时上班,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有一段时间在做项目,我连续几个月都是我们那层楼最后一个下班的人。有一天,难得下班早了一回,碰到同事一起坐电梯,同事开玩笑地说,”你今天怎么下班这么早?不行,今天得批评你啊,我得找你们老板告状啊!“是啊,我也自认为很努力,但是效果如何呢?每天的状态感觉就是,有数不完的工作,简直是日理万机啊,一刻不得闲,但真的每周写weekly summary的时候,又会议不起来自己上周干了什么。
于是,我下意识地开始总结记录每天干了什么,一纪录,就发现自己有很多时间都浪费在重复的事情上了,这样就使得自己的工作效率变低,到头来,感觉自己干了很多事,但实际上产出非常低,也没有什么值得shining的东西去讲。
那么如何改变呢?
项目路径表
项目管理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项目路径,如下图。作为一个项目经理,你会同时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这个表的目的就是让项目经理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那个关键路径,解决关键路径以至于不影响项目进度。不过,我这里想讲的不是关键路径,而是活动的紧前紧后关系,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反正我经常是a这件事做到一半,就被打断去做b这件事了。
被人打断这件事,其实作为个体来说是非常被动的,比方说,一个电话,或者人家跑到你的座位上来找你谈事,又或者人家的事情比较紧急,需要马上做完的,这些确实是无法拒绝的。但问题是,怎样让自己就算被打断,也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单一事件的重复工作
如上图所示,比方说,我今天要做完 A -> C --> E三件事,但是我目前只做完了C这件事的50%,就被人打断了,要求开始做B这件事,那么你会继续做完剩下的C事件的50%还是会开始做B事件呢?以前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开始做B这件事,等到B事件做完了,再回来继续做C事件。而且从实践上来说,有时候,b事件做着做着,g事件有出来了,导致当天下班的时候,你发现,不管是是C还是B,还是G, 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完。
到了第二天,我继续做着C事件,但是我已经忘了上次做到哪里了,有时候我甚至得从a事件开始做,再做到C,再做到E, 更加浪费时间。
不同事件的重复工作
依然是如上图所示,比方说你想得到E和F两个结果,那么你一般是做完C --> E, 然后再做 C--> F呢,还是做完C, 再做E 和 F呢?
最近就有这样的例子。领导A让我做一份报告,我就去我们公司的数据库里拉了一份报告,再配上市场分析数据交上去了。结果大概两周以后,领导B又让我做另外一份类似的报告,要是放到以前,我就又会重复以上步骤,去数据库里找数据,然后再重新做分析。但这次我取巧了一下,想起两周前自己做完的那份数据,重新在那份数据的基础上更改了一下侧重点,就把领导B的报告做完了。
文件整理
当然,这个时候就又要讲到文件的整理工作了。别到时候,你就算想找到之前做的那份报告你都找不着了,或者别人只需要1分钟找到的文件,你需要10分钟才能找到那个文件,那么你的效率自然而然就比别人低了。
别看文件整理这个工作看似毫不起眼,其实是非常需要功夫的一个步骤。比如说,文件名怎么命名?文件名其实非常重要,有些人把文件名就随便命名为1,2,3,4.xls,试问这样的文件名,如果你想重新找到1周前或者1个月前的那份文件,你能找得到吗?
还有,上周发生的真事。我们开会的时候正好又一个同事要分享自己的电脑桌面,然后我们看到的画面是这样的,真的毫不夸张,当然这位同事比较好的一点是,她至少每个文件都有命名,但真的是文件(还不是文件夹)充满了80%的屏幕,甚至比这张图还夸张,这样的电脑屏幕,如果你要找文件,别人花1分钟,你需要花5分钟。
反思完自己每天的工作表,突然觉得别人升职加薪也是有理由的,因为只有自己知道,我每天的工作效率如何,别人每天是怎么工作的。同样的时间,别人能做完1,2,3件事,但自己1这件事还没有做完。至少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但办公室里也有一些同事,觉得自己加个班,就已经很努力了,然后就觉得老板没有看到自己的能力,就有点可笑了。
毕业于金融系,混迹于IT圈,偶尔写理财,偶尔写职场,我是Elyse,很高兴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