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济学思维课
作者:张军
在樊登上听到樊登与张军的对话
交流关于经济学思维的问题
经济学家眼中关注,价格与成本
关注的人,都是理性的,这个是基本的假设前提。
普通人与经济学家
普通人与经济学家区别,瞬间做出决策,经济学家期待能够把这个理性揭露出来。
边际成本,是递增还是递减?
不是零成本,而且零边际成本,这个是互联网时代的效果,生成量不变,但是服务的对象可以无限增长,可以服务几乎所有的客户。
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效用递减,这个是互联网时代之前的经济规律。
理性支配了我们大部分的行为。
其实生活中还是有不理性的成份和思考。
“为朋友两肋插刀”这个普通人看来是非理性的概念,在经济学家看来,也是理性的选择,这个也都是看到朋友生活的更好了,所以也是理性的选择之一。
大城市生活压力很大,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例如北京上海,为什么年轻人,还是愿意呆在大城市,年轻的时候,愿意不确定,愿意闯荡。
年纪大了,老了以后,对田园生活,对于和父母在一起的估值更高。会改变对于乡村生活的估值。
还有一个问题,随着疫情的到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例如之前我们都是拿来主义,能用就行,很少研究基础创新,基础科学,例如芯片,能够从美国贸易买来,那么就没有自己制造,随着环境的变化,国际形势的变化,经济学家看问题也需要跟着改变,那么就是对于未来,我们国家会更重视基础科学——数理化,别的国家能卖给我们的,我们也需要居安思危,能够自己制造。
还谈到一个问题,教育的投入。
对于国家,对于家庭,长期来看,都是投资回报率最高,最值得投入的事情。
这个经济学家,世界各国,都认同和认可教育的重要性和对于教育投入巨大的资源金钱和力量。
有另一个问题,经济学家是否可以预测未来?经济学家也无法预测未来,未来比想象的更加复杂,也许一个偶然事件,就改变了事情的走向,幸存者偏差,有部分人可能真的预测到了正确的结果。
经济学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让我们看到了模糊的印象表现之后,隐藏着的原理。
又多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型,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