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明文化特辑》读后感

这几天的英文阅读练习, 读到一篇文章《清明文化特辑》(该文原载于中国日报(China Daily)), 文章中讲到了与清明有关的几个传统文化习俗,有些习俗我原来也不知道, 分享出来, 看看你都知道吗?

1. worshiping ancestors 祭奠祖先

清明是中国人纪念祖先的节日。扫墓和供奉祭品是纪念已故亲人的两大重要习俗。坟墓周围的杂草被清除,并添加新的土壤,以表示对死者的关心。死者最喜欢的食物、酒、筷子和纸钱都被放在他们的坟墓上。这些祭品都被焚烧,希望逝者不会缺少食物和金钱。

2. 清明节时的几大特色活动: Willow Branches 插柳,Spring Outings 踏青,Flying Kites 放风筝

Willow Branches 插柳

传说清明是一年中鬼魂最靠近人间的三个时期之一。佛教徒相信柳可以驱鬼辟邪。因此,柳又被称为“鬼怖木”。民间谚语也影响着习俗。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Spring Outings 踏青

清明不仅是纪念已逝亲人的时期,也是人们外出享受大自然的时候。清明时节树木变绿,花儿绽放,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是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好时机。

Flying Kites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许多中国人喜爱的活动。不仅白天放,晚上也放风筝。小灯笼被绑在风筝或风筝线上,当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时,灯笼看起来就像夜晚闪烁的星星。在这一天放风筝的特别之处在于,人们会在风筝在空中时剪断风筝线,让它自由飞翔。据说这样会带来好运,而且可以赶走疾病。

3. Cold Food Festival 寒食节 踢 Cuju 蹴鞠

Cold Food Festival 寒食节

寒食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庆祝。在这一天,生火是禁忌的,只能吃冷食。

传说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被流放在外,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有一次,介子推为了帮助饥饿的公子重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

重耳后来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知道介子推被烧死后懊悔不已,下令在介子推忌日忌用火,一切食物都要凉着吃,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Cuju  蹴鞠

蹴鞠是这一时期的一种有趣的游戏。鞠是用皮革制成的球,里面塞满了羽毛,传说是黄帝为了训练士卒发明的。后来,在寒食节不能吃热的食物时,人们就用蹴鞠来锻炼身体。

4. 清明节的两个和吃有关的习俗: 

Feasting on Qingtuan 青团

在长江下游地区,青团是清明节非常受欢迎的点心。它是一种圆形的绿色蛋糕。人们把艾草捣碎,榨出汁液,把面粉和汁液混合成糊状,然后将黑豆馅放进糊里,蒸熟。青团精致美味,口感醇厚,风味独特,也是清明节祭拜祖先的祭品。

Eating Eggs 吃鸡蛋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清明节吃鸡蛋就像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要。中国民间相信,在清明节吃鸡蛋会带来整年的健康。在中国,这个习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吃鸡蛋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巳节”(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结婚后想要孩子的妇女常常把煮熟的鸡蛋涂上不同颜色,然后把它们扔到河里,生活在河流下游的人们把鸡蛋捡起来吃掉。据说,吃的鸡蛋越多,女性怀孕的机会就越大。今天,人们相信在清明节吃鸡蛋会带来成功。

清明时节的这几大习俗,你都get到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1...
    张雅苑Momo阅读 4,449评论 0 1
  • 华夏 传承发展编辑 节日融合 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
    驭帅阅读 1,586评论 0 1
  • 要说清明节,首先就要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
    七哥呀阅读 6,192评论 1 17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
    MU心阅读 4,819评论 0 16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
    上善若水鱼阅读 4,3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