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初次听闻脑中浮现这是什么影片,再看剧照发现该片主演可堪称为“印度国宝”演员,带着一丝神秘决定去电影院一探究竟,观后想说:这是值得二刷的片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只发表个人的一些拙见。
对于阿米尔·汗的熟知是从2009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而后又看其导演的《地球上的星星》等影片,到这次观影《摔跤吧!爸爸》似乎又看到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影子,但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在励志主线下触到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亲情,且还是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感情。
提及到亲情的爱更多联想到的是母爱,但父亲坚强的外表下究竟有多少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不善言辞的面纱下却隐藏着更深的爱。
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从最开始对吉塔(大女儿)和巴比塔(二女儿)一系列的“疯狂行为”到最终的“放手”,与影片有共鸣生成内心的感动,泪点多多。
“疯狂行为”基本贯穿全剧,从开始的让两个女儿训练摔跤且与男孩子比赛,再到剪掉女儿的长头发,并换掉印度女孩的服装,穿上短袖和短裤为了更方便的训练,他一度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与传统风俗相违背,这些行为在现代(从我国来看,因为我还不是很了解印度的现状)看来不足挂齿,但就当时并不开放的一个小村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免遭到嘲笑和讥讽,父亲却隐忍,原谅,沉默和严苛。
当吉塔和巴比塔对着14岁小新娘控诉父亲的“疯狂行为”后,小新娘潸然泪下直抒胸臆,“他在和全世界对抗,他承受着所有人对他的嘲讽,为什么?为了你们有个好的未来。”
没有14岁小新娘的出现,我们看到的是父亲固执、自私,为了了结自己的心愿而不惜“虐”自己的女儿。有了对比才发现其不然,表象有时更容易掩盖真相,透过表象看本质才能看到其精华,经过思考学习再思考再学习可能才得其精华,不要轻易对人和事物做出评价和决断。
父亲为了女儿不成为这辈子只是围着锅碗瓢盆的人而做着“恶人”,为了女儿们的未来做着选择和牺牲。此刻我想到的是董卿,他的父亲亦如此,但现在的董卿所呈现给大家的我不用多言,《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大家都见识了。
为了国家荣誉,更为了对孩子努力奋进精神所负责,一味要尊严和尊重的父亲放下了一切,请求再给孩子一次机会,不要开除吉塔和巴比塔,此时的父亲内心没有比任何时候更难受,更受伤。此处泪点。
父亲一次次的“疯狂行为”为两个女儿的生长、成长和成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长之路才会坚强和稳健。
在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之路指明方向时,孩子走或者不走都是可能存在的选择。庆幸的是孩子选择了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与家庭的整体修养是离不开的。
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而更好的方式是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想要好孩子先做好父母,影片中的父亲自己本身坚毅的性格不知不觉都在影响着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已悄然注入她们灵魂。不刻意的教育却是最重要的教育。孩子也在一次次的叛逆反抗和挫折失败中体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并且倔强的努力着。
剧情快结束时父亲被迫“放手”,因为他被小肚鸡肠的教练暗算了,不能出现在赛场,但吉塔不负众望终于赢得了冠军。
父亲不在场的情况下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一切却都变成了可能,因为画面切换到有次爸爸在给她们训练时说的话:“爸爸不是每一次都会救你,这一次,你要靠自己。”
对的,成年的儿女终将要独自起飞,起飞后需要自己判断方向,承担责任和经历磨难,这样才能有担当更有韧性。不经意的“放手”让吉塔不仅成长更重要的是成熟。
电影观感各抒己见,一部争议很大的片子,不管父爱是否“沉重”,至少也能测出你有多受重,如此“沉重”的父爱也确实造就了两个女儿的成就。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能轻易说谁对谁错,关键的是选择对自己成长有利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节省自己的专注力,关注到对自己更好的方面,才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