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1.除非存在禁忌症(如心动过缓,严重的哮喘),所有的搭桥术后病人,都应该使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术后房颤。
2.除非存在禁忌症,所有存在心肌梗死病史的搭桥术后患者,都应该使用β受体阻滞剂。
3.除非存在禁忌症,所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搭桥术后患者,都应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缓释片或卡维地洛)
4.对于不合并心肌梗死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搭桥术后降压治疗,其他降压药效果优于β受体阻滞剂。
详述
肾上腺素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原因。
我们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恐惧、打鸡血状态下,就会激活肾上腺素系统,大量分泌多巴胺、肾上腺素,来让心脏加快跳动,收缩增强,工作强度可以达到平时的5倍之多,以泵出足够多的血液进入大脑、肌肉等器官组织,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打个比方,肾上腺素系统就像一个鞭子,在过度激活状态下,就像骑手不停的拿鞭子抽,让马拼命向前跑。在器官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短时间的这种应激状态,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危机,这是人体经过多年的进化,获得的一项技能。
但在心脏发生病变的基础上,长时间的过度激活,会让心脏过度代偿,最终发生心力衰竭,再怎么用鞭子抽,马也跑不动了。
β受体阻滞剂就是阻断肾上腺素的过度激活,让骑手别太用力抽鞭子,防止马过度消耗体力。
既然肾上腺素系统是人体进化得来的应激机制,那用药物把人体正常的应激机制阻断以后,会不会导致心功能受抑制,反而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呢?
确实有可能发生,人们担心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增加手术死亡风险,经常出现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而推迟搭桥手术的情况。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试验。有人研究发现,不管是否接受再血管化治疗(搭桥或者邡支架),β受体阻滞剂都可以有效降低1年死亡率。随后有学者研究了美国胸外科医生协会的超过60万例的搭桥术后患者的预后,发现,手术前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术后30天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基于这些试验结果,有人提出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以上这些研究结果均提示β受体阻滞剂在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中的有益作用。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个最大的缺陷,即,都是观察性研究,结果可信性不是很强。如果想确立搭桥术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二级预防的必要性,就必须要明确使用β受体阻滞剂,确实可以降低死亡率。所以,2007年,Goyal开展的PREVENT IV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出院时二级预防药物的应用可以降低心肌梗死或者死亡风险。然而最近的研究开始对β受体阻滞剂降低术后死亡率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搭桥或者支架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改善作用很大,以至于β受体阻滞剂带来的受益无法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搭桥术后比较常出现的并发症。一项54000多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死亡风险下降23%。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患者的应用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因为通常认为,心衰时肾上腺素系统激活以后,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增加泵出的血液,满足人体的需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阻断肾上腺素系统激活,会加重心衰。但临床试验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衰的病人死亡率降低30%。
总之,对于行冠脉搭桥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来说,β受体阻滞剂是二级预防药物的重要一环。
ps,β受体阻滞剂有很多种,大部分的名字后两位都是“洛尔”,比如常用的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艾司洛尔等等。但也有例外的,像卡维地洛。如果不知道自己吃的有没有β受体阻滞剂,最简单的方法是问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