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逃离”是个热词。
为什么呢?全球化的格局下,焦虑成了常态。购房、教育、养老、医疗、投资、就业,林林总总,无论你是哪个阶层,都会被无数选择所包围,多数是陷阱,少数是机会。面对这些无处不在的巨大压力,是个正常人都要崩溃,想尖叫,想逃离。
可是话说回来,逃离,真的那么容易?只要卖了一、二线城市的房,回三、四线城市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看未见得。
时光倒退三十年,1986年,那一年我刚上高中,第一次坐火车。人民币最大面值还是10元的,我高中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不过百元,还处于同学的平均水平。或许我不能预见未来30年的变化,可是,对比过去30年,我能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那就是变化肯定是巨大的,是现在的我不能理解和想像的,并且,我相信,未来30的变化速度肯定比过去的30年更快,无论是朝向好的还是坏的方向。
朋友,也许你会说:哥就是个一贯知足的人,没理想没抱负没要求,就是想活在当下,时代还能拿我怎么样呢?
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举个例子。
某人,国企中层,典型60后,认真,固执,信息渠道只有报纸电视,从不上网,对QQ、微信等电子信息平台更是不感冒。几年前一次聚会,朋友们都劝,赶快换个智能手机吧,当心遭淘汰。他坚决不肯。结果今年春节刚过,他居然在微信上申请加我,我欣然同意,不过仍然免不了好奇。
他是这样说的:不跟上时代不行了,现在单位里面开会、发文件什么的,人家都在微信群里发通知,比较简单的事在微信聊几句也就解决了。虽然他们(文秘一类)也给我打印纸质文件,但却时时刻刻用表情提醒着这有多麻烦。况且有的时候,一整间屋子的人都在看着手机哄笑,只有我一个人莫名其妙,感觉非常糟糕。
对于时代的发展,做为普通人也许很难洞察先机,从而抓住机遇。但可以肯定的,当变化来临,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主动去接受新事物,要远远好于原地等待被时代潮流包围,然后被牵引、被裹胁,直至被抛弃。我的婆婆今年75岁,二十年前她在小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在她那一代人里面可算得上知识女性。可是也许是性格使然,她对时代的进步始终抱有严重的抵触,拒绝一切与她过去的认知不一致的事物。她不会用手机,尽管家人在微信群里的互动很多,她却一概不知。二十年来她除了把钱存银行外没有任何意义上投资,于是,她眼睁睁看着过去经济条件远不如她的同事亲戚如今财大气粗。她经常抱怨没人陪她说话,即使逢年过节家人团聚,大家也都忙着发微信送祝福抢红包,只有她落落寡欢。今年初,她被诊断出患上轻度抑郁症。
而她最爱说的话,就是从前,我们那时候……我能清楚看得到她的逃避,可时代却没给她的逃避留下缝隙,无论她愿不愿意,时间总会向前去,世界总会向前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怎么逃离?变革无处不在。
前几天,刚开始写东西时,有人笑我,几十岁才开始不嫌太晚吗?
是哦,我也觉得有点晚。结果今天早上听到《环球科学杂志》上居然说利用药物,人类平均寿命有可能延长至120岁,立马惊出我一身冷汗,那我不是还有80年好活?
于是,赶紧去订了一套凯文·凯利《未来三部曲》,提升自己。
万一,科学家们的理想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