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人物】摄影家姚振海摄影作品欣赏

近年来,姚振海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摄影创作。他将整个身心投入到这片让他为之沉醉的光影世界。他的作品《天使》荣获第23届奥地利特伦伯“奥赛”超级摄影巡回展金牌;作品《小渔村》荣获2014塞尔维亚库拉国际摄影大奖赛金牌;作品《海战》荣获第四届塞尔维亚“人类与劳作”国际摄影展金牌。

作品:《“海战”远去的马蹄声》

1973年的一台海鸥4B相机,引领姚振海走进了令他一生沉醉的光影世界。当时的他,曾经有几个愿望:一个是将家乡盖州拍透、拍活、拍明白;一个是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一个是在中国最高等级的摄影专业刊物《大众摄影》、《中国摄影》等发表作品;一个是获得全国摄影大赛金奖。

如今,这几个愿望都已经圆满实现,并且超出了他的预期。近几年,姚振海以他独特的摄影风格和影像魅力,摄影作品屡屡在国际和全国重要摄影大赛中获奖,并在诸多高等级摄影展览中展出。

成绩永远属于勤奋耕耘、执着奉献的人。多年的摄影创作积累,使得姚振海近年来在摄影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5年,他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摄影大赛中摘金夺银,摄友们由衷地称赞他为“获奖专业户”,为辽宁摄影界赢得了荣誉。这一年,他先后获得12项国内摄影奖项,21次获得国际摄影奖项,获奖及入选展览作品达58幅次。

姚振海生于盖州长于盖州,摄影作品也几乎都取材于家乡这片沃土。对于家乡盖州,他的心中始终充满深深的热爱、真诚的礼赞和无尽的眷恋。几十个寒暑坚持不懈用光影描绘家乡的发展变迁,盖州有他永远拍摄不完的故事。姚振海镜头下的美丽盖州,姚振海口中的乡音和情怀,会让没去过盖州的人对那里产生一种莫名的向往。

姚振海是学美术出身,良好的美术天赋为他的摄影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他的摄影作品中,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用光上,都能感受到一种专业的美感。

上中学的时候,姚振海接触到人生第一台相机,在那个年代,相机是个稀罕物,整个县里只有一两台。拿到相机的姚振海如获至宝,借来各种摄影书籍来学习,还经常去照相馆请教。就这样,他开启了最初的摄影之路。

也是凭借摄影技术,姚振海从一个小小的公社报道员,成长为后来的县文化馆主任,再到盖州市有线电视台台长。一步步走来,摄影贯穿着姚振海的一生,是事业,也是毕生的爱好。

摄影,不仅仅是表面的绚丽多彩,更多的是内心的丰盈和成长。姚振海给摄影初学者的建议也同样质朴,他希望如今的摄影人不要盲目跟风、好高骛远,如果有条件要先打好基础,多记录一些身边的、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说为自己的孩子拍摄一组成长照,远比拍摄一组风景画更有意义。

姚振海说:“我不想要多大名气,也不在乎有多成功,我想为社会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人人都追求现世的功成名就的纷繁世界中,姚振海的境界让人心生敬意。有价值的作品可以代替人流芳千古,好的作品在任何时间看都会让人觉得震撼和独具美感。尤其是一些正在消失的东西,我们要用镜头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是姚振海简单而又远大的理想。

姚振海出生在辽东半岛一个典型的小渔村,骨子里渔民的血脉,让他从学摄影的那天起,就一直在跟踪记录拍摄渔村里发生的一切。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在渔村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姚振海敏感亦不舍地发现,从爷爷的爷爷那辈儿开始传承下来的古老人工造船技艺,亦将逐渐消失。

姚振海要保留住它!于是,他利用十年时间,跟踪拍摄了三十多条手工木渔船。按照木质渔船建造程序,系统地拍摄下来,留给后人、留给历史永久的记录。

装卸工(80年代黑白胶片拍摄)

营口港

夜 战

新 妆

输送光明

齐心协力

架 设

工业红

港口印象

港口色彩

港口靓影

对 焊

抢 修

姚振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副主席、中国工业摄影协会理事、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国际摄影家联盟UPI会员、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辽宁摄影“金像奖”金奖获得者、 "大众摄影"年度影像十杰 "、人民摄影报"沈阳十杰 、辽宁旅游摄影“金像奖”金奖获得者、 国际著名艺术摄影大赛“奥赛”金牌获得者、中华摄影艺术“金马奖 ”金马奖获得者、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勋带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