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黄牯山下咏黄牯
作者:耿森林
峰排雾锁困黄牛,噙梦牵情几度秋。
俯首空思星北拱,仰天怅望月西流。
无心寂寞青云卧,有意从容碧野游。
一震春雷风雨过,耕云犁月志方酬。
【诗词评论】鲁艳锋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一首咏志诗。诗歌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借“黄牛”之“志”来抒写诗歌主体之“志”。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黄牛”的困境,以及在困境下的“梦”和“情”。被困之苦,是诗的意脉的脉头。
三、四句“俯首空思星北拱,仰天怅望月西流”,“空思”和“怅望”仍在写黄牛的“不得志”之境。这两句之所以有味道,还因为对上面两句来说,这是一个延续,一种强调。“黄牛”不甘于“困境”,不甘于就这样被困着。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两句就浪费了,因为没有在上两句的基础上提供新的信息。这里诗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意”,提示“黄牛”不甘于现状,对现状将要做出反抗的态势。但仍然是静态的。有一种“蓄势”的味道。让人想到一种手法:蓄势于前,突转于后。这是意脉的第一层次。
五、六句“无心寂寞青云卧,有意从容碧野游”,与第二句“噙梦牵情几度秋”相照应,意脉有所转折,由被困的糟糕境界到主动争取,随心而安,有“反抗”意味,但写得很委婉,是潜在的。想象着有朝一日驰骋碧野,“乐”在其中。这是意脉的第二层次。层次的上升强化了欢乐的氛围。想象恰恰是被困的结果。这里的意脉就不是单线的,而是复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的解脱自由,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的被困压力,其间交织着欢乐和忧愁。这一点到了下面,意脉就酝酿着转折了:
“一震春雷风雨过,耕云犁月志方酬”,打破困境,毕竟需要条件,诗人在这里假定了“”一震春雷风雨过““风雨”一过,出现晴天,这里的“风雨”具有双关义:一是自然现象;二是由自然现象引申出来的生命中遭遇的磨难、挫折。寄寓着风雨之后必见彩虹,挣脱困境必将迎来光明,到达梦想的新天地。意脉由低沉转向高昂。这是意脉的第三层次。“耕云犁月志方酬”句把“志”与“云”和“月”联系起来,就有一种宏大的气魄,这是鸿鹄之志,绝非燕雀之想。至此,诗的情致由之前的隐性的、微妙的、潜在的转为显性的,强烈的、外露的。意脉达到高潮。诗的歌咏“黄牯”意旨也最终达成。同时,“耘云犁月方志酬”又与诗的一、二句相照应,首尾呼应的安排,使得诗的结构完整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