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感悟

学习王阳明的四句教: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个“心之体”,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的。跟儒家的文化,这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王阳明指心为道德意识,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是无善念恶念的,是粹然至善的善恶是一道德范畴,王阳明在道德层面上言心,他确实视心为至善无恶的。人心本体也是这样,这里的心本体超越了道德层面上的意义,超越了道德层面,也就超越了善恶,即是无善无恶的了。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王阳明认为所谓意,有意念、意识、意向的意思,它们是主体的欲望或选择,是有善恶取舍之心的,到意念发动时便有善恶之分。如花草,原是无善无恶的,但因各自的取舍不同而有善恶之分,观花者以草为恶,而用草者又以花为恶。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为善去恶即是要纯化意念(格物),就是正念头(正心),无格物,良知虽然知善知恶,却不能落实在行动上为善去恶。在这里良知为知,而格物为行,故要为善去恶,必须以格物为途径,格物就是端正、纠正想法和念头,使念头纯一不杂,就是去掉人欲或私念,以恢复人的天赋良知。

《大学》里讲“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

修行在日常,生活就是我们的道场,去恶行善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同时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议人非,积累自己的福德,把日子过得安心自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瑜伽学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瑜伽经》是第一本首次系统阐释瑜伽的书籍,由帕坦伽利编辑整理而得,他究竟是谁?所...
    共童成长de文婷阅读 5,138评论 0 6
  • 何为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晚年所...
    光明之行者阅读 1,945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50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02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76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