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年画中的千年楚地情怀 非遗让你寻回儿时的年味

“不贴年画,不算过年”,旧时过年贴的年画多是用木板水印制作成的,图样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有着密切关系,如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旧时的年画样式已然被工业化所取代。走进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在木香和墨香的氤氲中带你回到千年的滩头古镇,让你在传统的滩头年画中寻找到儿时的年味。

非遗圆中的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诞生于湖南湘西邵阳隆回资水河畔的一个古老小镇,镇里有着漫山遍野的楠竹,盛产辰州砂、天英石矿,使得造纸业一度颇为繁盛,同时也带动了年画、五色纸、香粉纸等行的红极一时。当时,湖南、贵州、广东一带但凡有贴门神习俗的地区,少有不知道滩头年画的。

滩头年画兴起于明末清初,民国初年达到繁盛时期。据记载,鼎盛时期年产量达三千多万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个小镇清澈见底的溪水和古朴淳厚的民风使得滩头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艳丽、润泽、古拙、夸张、饱满、个性的独特风格。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

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土纸印刷。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滩头年画使用的雕版一般为梨木,材质坚硬、经久耐磨,一套好的雕版可以使用上百年。印制采用木版套色和手绘结合的方法,人物面部常常是手绘,即“开脸”,面颊及嘴唇以红色渲染描绘,胡须以宽笔勾画,这种技法以神像画最为典型滩头的峡山口生产一种少有的岩浆泥巴,经过锤炼制成一种略带胶性的岩浆泥水,当地人称“白胶泥”,刷在纸上制成印刷年画用的粉白纸,而且当地的泉水又宜于上色,这些为年画的生产奠定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套印一般分六版,按黄、绿、蓝、橘、红的色版顺序进行印刷,最后才在勾线时使用黑色的线板。年画匠人给各色板刷上所需颜色,再将纸覆于其上,用棕刷横纵来回按扫四次。纸上此时呈现的与木版完全相反的图案,便是年画雏形。

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年画的印刷用纸和颜料的采用与制作十分特别。每张年画的印刷,都需细致调整纸张与雕版间的位置,不可有丝毫误差,否则直接作废。1994年,滩头年画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美术一绝银奖。2006年6月,滩头年画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让一张年画中蕴藏的千年楚地浓郁的文化气息代代传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5,714评论 0 7
  •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也是古老的传统汉族工艺品之一。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
    小小大人呐阅读 5,971评论 0 3
  •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早在上古时期,华夏民族因生息于黄河流域,周围四夷环...
    书海中的小船阅读 4,112评论 0 1
  • 刚刚过去这个周末,收获很特别。不但因为恰逢重阳节,儿子陪着登高远望、赏花看海、外加美食犒劳,更是因为“黄金炒饭”。...
    尘茵阅读 3,688评论 6 6
  • 看云川先生发文,把几年前去洛阳的旧照片扒拉出来。 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 这是2010年4月中旬拍的。晚...
    吃吃喝喝人间烟火阅读 2,6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