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氏立国
我们暂且抛开秦族,去审视一下春秋时期。
那么春秋从哪里开始讲起呢?自然是平王迁都洛邑。平王迁都洛邑带来的最大变化,《史记》写了叫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分别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由方伯。特别是这个政由方伯,孔子讲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才叫礼崩乐坏,孔子讲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他说觚不像觚,还能叫觚吗?。什么意思呢?觚是一种酒器,后来形体都改变了。孔子说这不上坟烧报纸——胡弄鬼啊。什么意思?其实孔子说的是表面上的符号的变化,代表了周礼的丧失。换言之,春秋战国我们知道是巨变,那么巨变的标志是什么?标志往往是我们不曾注意的。现在的世界也处于巨变当中,中国人原来有名有字,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进入世界体系中,表字渐渐就没有了,取代的是英文名字。信息时代来临,大家都有了网名,看似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变化,折射的是政治经济剧烈变化。
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即位。读这句有意思,鲁隐公是什么地位?诸侯。这篇是《周本纪》,也就是记载天子的传记中竟然出现了鲁隐公即位这样一个诸侯的话,为什么?因为鲁隐公即位这句话不平常,这是《春秋》的开始。
《春秋》孔子所作,《春秋》这部书绝对不是一个平常的史书,首先由于它出现一个名词,春秋。我们讲春秋,原因就在于此。那肯定就要问
第一、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夏冬》呢?
第二、孔子为什么写一部史书?
我们一条条来回答。为什么叫《春秋》?春夏秋冬是为四季,四季之中最重要是哪几季?分别为春季和秋季,因为一个是播种的,一个是收获的。中国自古为农业社会,将这两季当成最重要的。
第二,孔子为什么做《春秋》?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这里说的很明白“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后世有春秋笔法由此而来。每一句看似普通,字字针砭。这部书首先不是记事,而是评判。
比如就这段史料,《春秋》怎么写的呢?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这是《左传》,《春秋》微言大义,一般人看不懂,就有注释,流传下来三部《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里《左传》说,鲁隐公元年,《春秋》不写他即位,只是说摄政。
明明是即位,它怎么就说是摄政呢?我们这里不细说,等未来我们会好好讲讲。
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看得出来,《春秋》这部书并不是从公元前771年开始写的。
可以讲前面全是铺垫,我们都知道春秋有五位霸主,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或者是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
但是在老七位出场之前,有一个人,其实他的人生同样精彩。这就是号称春秋小霸的郑庄公。我个人认为郑庄公与秦穆公不分上下。
郑庄公自然是郑国人,那么郑国怎么来的?
郑国的开国之君是郑桓公(姬友),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同母弟。周厉王是西周的倒数第三位君主,最后三位分别是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时期,姬友也就是郑桓公被封在郑。受封三十三年来,百姓安居乐业。周幽王任命他为司徒。周民(王幾之地的人)都很拥护他。河洛之地的人都思念他。
当了司徒一年后,周幽王因为褒姒的原因,导致诸侯大多反叛周室。
接下来就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精彩在哪,看当时的人对春秋局势的变化的预测。
郑桓公就问太史伯说:“现在局势不定,我该怎么逃脱死亡呢?”,也就是如何安身立命呢?
太史伯说:“就洛水东岸的土地,黄河、济水南岸可以定居”
“为什么?”郑桓公问。
“这个地方靠近虢国和郐国。”
“既然如此,此地已有主人了,怎么办?”
“虢国和郐国的国家贪而好利,百姓不附。现在国君你民心归附。你到那里去,百姓一定欢迎,虢国和郐国的国君看到你来了他们会奉送土地给你。”
桓公说:“此地虽然很好,但是我想住在长江以南。”
“不行,天下将乱,楚国一定会兴盛”
“那住在西边”,郑桓公问。
“不行,那里的人贪财好利,靠近西戎,不好管理”,太史伯说。
“先生能否告知寡人,天下将乱,哪些国家会强盛”,郑桓公说。
“齐、秦、晋、楚”,太史伯说。
“为什么?”
“齐国是姜姓,掌管礼仪,并且齐国国土广大,他们会兴盛”,“秦国的秦仲是时势的俊杰,他也会兴盛”,“晋国据守险要之地,靠近弱小的国家,若实行仁政,也可以强大”,“楚国,拥长江以南广大土地,他也会强大”
桓公说:“好,多谢先生教寡人”
于是禀报幽王,把民众迁移到洛水东边,虢国和郐国一看郑桓公来了,就献上十座城邑,建立了郑国。
太史伯对郑桓公的侃侃而谈,到底说些什么?首先我们可以把太史伯的回答分成两层。
第一、郑桓公怎么发展壮大。
第二、哪些国家会强大。
太史伯说
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
只有这块地可以去,为什么呢?《史记》没有讲清楚,在《国语》里是这样说的
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邬、弊、补、舟、衣、柔、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他提了两个标准,选地方。
其一,蛮夷戎狄不可去,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战斗力太强不可去
其二,非周室宗族不可去,因为郑桓公是周室宗族,像楚、齐、宋都不是,不可去
那为什么去虢、郐之地呢?
其一、虢、郐之地国君凭借地势险要,贪而好利,百姓不归附他们
其二、虢、郐他们的封爵是子爵,男爵(周朝王以下,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而郑桓公是伯爵,迁到那里去,他们不敢说。如果他们敢说什么话,就借口自己是逃避周朝的国难而来,这样就可以把武装势力放在那里。待时机一动(周室衰落),奉天子去讨伐这二邑,那么就可以占为据有了。
这是第一层回答,第二层回答是说明局势的演变。
首先,周室会不会衰落?
答案是会。为什么?据《国语》记载
《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剸同也;弃聘后而立内妾,好穷固也;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不建立卿士,而姚试幸措,行暗昧也。是物也,不可以久。
什么意思呢?他说周幽王
亲小人,远贤臣必然亡国。再者废长立幼,法制不实行。
其次,周室衰微,哪些国家会强盛。
答案是秦、晋、齐、楚,为什么呢?
晋:地处险要之地,身边都是一下实力弱小的诸侯国,如果实行仁政,就可以壮大
秦:秦人民风剽悍,秦仲是一个贤明的人,国土广大
齐:地处东方,国土广大,齐国的国君是少有贤明之人
楚:地处长江以南广大区域,民风剽悍,也会强大。
我们可以发现,在农业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或者潜藏实力,国土是不是大,民众是不是多,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所以大国和强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国是典型农业社会的标志,看土地和人民。而强国看的是能否有尖端科技、核心技术,比如英国工业革命后掌握了核心技术,马上就可以发展壮大,而不需要他自身国土变大,这就是技术爆炸。
但是郑国这个地方,很有意思?郑国所在地东枕马陵,西倚隗山,南连许、颖,北达荥泽,冈阜四抱,溱,洧(wěi),为四方必经之地。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四战之地。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并杀桓公。郑国人就立了他的儿子掘突。
接下来我们的主角就慢慢登场了。
2、克段于鄢
武公十年,取申侯女儿为夫人,叫武姜。我们读到这里已经出现三个申侯了,在《秦本纪》、《周本纪》、《郑世家》都出现申侯,这个申侯是谁?申侯所处的位置是申国,申国统治谢这个地方,相传为伯夷之后。
接下来就是《左传》开篇的一篇文章,叫《郑伯克段于鄢》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郑武公娶了武姜,武姜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但是事情就是这么奇怪。他的第一个儿子是脚先出来,头后出来的(也有说法叫在睡梦中生出来的),反正武姜受了老大罪了,就不喜欢这个大儿子,取名为寤生。什么叫寤生?就是大白话倒着生,可能为了纪念这个时刻。所以就非常不喜欢这个儿子。这个大儿子就是郑庄公。
还有个原因在于共叔段这个人长得特别漂亮,据《诗经·郑风》记载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又帅气,又勇猛,所以武姜就特别喜欢这个儿子。相反寤生这个人沉默不语,好像谁欠他似的?
于是武姜就撺掇郑武公废长立幼,郑武公知道啊,废长立幼违背礼制,当年幽王的教训历历在目。就坚持立嫡长子寤生。
公元前743年,这样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
郑庄公即位以后,武姜就要求这个大儿子给小儿子一块封地,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她要制这块地,这块地有什么好的呢?
因为制这块地地势险要。郑庄公就回绝了这个请求,她又要求把京城这块地封给共叔段。这个京城不是都城的意思,是一块地叫京,它是一块城邑,故称京城。然后称它为“京城太叔”,这个太叔就是大叔,就是非常恩宠。
这样郑国境内就有两个政治中心,就有大臣来劝谏,这个大臣叫祭仲,他说:“现在共叔段的封邑已经超出了规定,这样一来任由他发展壮大,国君你的位置可就不保了”,结果郑庄公的回答很有意思。
他说:“我妈要求我,我有什么办法”
祭仲说:“武姜这个人,她的欲望是没法满足的,国君你趁早把她的政治势力铲除掉,为好。”
郑庄公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从这句就可以知道,郑庄公绝不是真的不明白武姜和共叔段的想法。
共叔段一看,我哥没有动静,就又吞并两个城邑。公子吕又来劝谏郑庄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共叔段势力越来越大。人民都不知道紧紧团结在谁的旁边了。国君怎么还不采取行动。”
郑庄公微微一笑,说:“别着急,你看他怎么死。“
共叔段又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公子吕又说:“现在人民已经不知道效忠于谁了?人民可能慢慢依附于共叔段了”
郑庄公说:“他身为臣子对国君不义,作为弟弟对兄长不亲,地方再多有什么用。”,这句话透露一个信息,就是春秋时期人有家国一体的心态,就是国君对君效忠,在家对宗族长效忠。郑庄公既是郑国国君,同时是郑氏的宗族长。
果真如公子吕所说,人民开始依附于共叔段,共叔段修建城池,建造军备,准备了步兵和战车,要偷袭郑国首都,武姜里应外合,就可以把郑庄公逼退位了。这个时候,郑庄公听到这句话,知道时机已到,可以动手了。
于是郑庄公派公子吕两百乘(包括步兵和战车),去迎击共叔段。这里也没讲共叔段有多少军队。这样一来,京城的人纷纷反叛共叔段,共叔段跑到鄢这个地方,军队就跑到鄢,攻打共叔段,最后共叔段跑到共国。
这样一来这场政变就结束了,郑庄公看到自己的母亲武姜,处处针对自己。对武姜说如果不到黄泉我们俩永不相见。但是过了会他就懊悔了。
郑庄公手底下有一个大臣叫颍考叔,他听到这件事情,就假装送礼物给郑庄公。郑庄公就留他吃饭,他吃饭的时候故意把肉放在旁边。郑庄公非常奇怪,就问他。
他说:“我老母亲从来没吃过君王的肉羹,我想带回去给她吃”
郑庄公不无感慨的说:“你还有母亲可以孝顺,我可没有咯”
颍考叔假装地说:“你怎么没有母亲?”
郑庄公就把原因告诉了他。
颍考叔说:“这好办,黄泉见母。你挖一条黄泉,你在地道之中相见,不就行了吗”
于是郑庄公依计而行,他和他妈在黄泉相见。两人抱头痛哭,郑庄公赋诗一首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武姜也赋诗一首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母子俩和好如初。
这个故事古人把他放在《古文观止》第一篇,可谓意义深远。
首先,《郑伯克段于鄢》是有讲究的,从题目就可以把内容了解了。
1、提郑伯,不提郑庄公,就可以知道郑庄公是共叔段的哥哥。《谷梁传》讲
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他说以前写史书有个规矩,杀死太子的同母弟要写明是国君杀的,但是这回写郑伯,就知道杀的人是他的弟弟。
另外提郑伯,讽刺他没有尽到哥哥的责任。
2、讲克,而不说杀,是表示两方兵力相等,政治势力相似的原因
3、讲段,是因为共叔段没有尽到弟弟的本分,想要篡位
4、讲鄢,是因为在国内篡位不必讲地点,但是郑伯把共叔段赶到很远的地方还有赶尽杀绝,这太不象话了
所以说《春秋》记事是第二位,这样批判是第一位。
我们单纯从历史方面看,郑庄公他有什么可取和不足之处。
第一、我们讲郑庄公赶尽杀绝,你不能从儒家的惯常思维去考虑,在政治斗争中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现在不让你死,不代表我不想杀你,而只是你还有利用的空间。我们设身处地地想郑庄公的困局,从小他母亲就不喜欢他,到了他即位(14岁即位)了,要求封地,摆明了就是要壮大他弟弟的势力,最后母亲还要联合弟弟杀他。当年武姜要制这块地的时候,郑庄公就暗示武姜说制这块地本来是虢叔的,他凭借地势险要,胡作非为,你现在要为共叔段要这块地,我会怀疑你也会胡作非为的,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结果武姜没有听懂郑庄公这层意思。
第二、郑庄公为什么不直接就杀了他的弟弟?因为他要师出有名,是共叔段他以下犯上,我是去平叛,我是以正道伐无道。当然这点小心思没有瞒得住史官。
第三、共叔段在自己的封地不知道他哥哥的想法,结果国都的大臣们也没看出郑庄公所思所想,你可以知道,这个人多么能忍,忍到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想法。一个14岁的人能忍到滴水不漏。能忍的人必然狠。
第四、为什么郑庄公要跟母亲黄泉再见,除了真的自己后悔以外,更重要的在于,春秋是一个礼制社会,周幽王和周平王的下场可是历历在目。
第五、郑庄公为什么不杀死共叔段?不杀死共叔段都已经被人骂他赶尽杀绝了。另外,共叔段已经跑到外国,如果追杀,这就不是国内问题能够解决的。
此外,郑庄公对武姜的那个态度,必然导致被人唾骂,再加上一个杀弟的“美名”,这个可受不起。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君主的心态,“婊子立牌坊”。
第六、什么叫“忍”,忍只是手段,目的并不是忍。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是为了灭亡吴国。而不是为忍而忍。
第七、先发制人,当时机成熟了,如果不先发制人,那么忍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当听到共叔段攻打都城,当机立断攻打共叔段。所以忍和先是统一的,忍是为了迷惑对手,先是抓住时机。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看《史记》和《左传》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描写
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郑世家》)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
《史记》记载是没有很明确的时间概念,但是《左传》说了三个字,将、将、闻。共叔段来攻打郑国首都新郑,那必然要是偷袭,结果郑庄公知道,并且知道时间,共叔段怎么能不死啊。
而且两个”将“字意味什么?说明,共叔段还没有启程去攻打新郑,反而是郑庄公先去铲除叛乱。这就是先,先人一步。那怎么能先啊,从”闻“字就知道,共叔段身边肯定有间谍,而且深受共叔段信任。
第八、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当然这不是共叔段失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共叔段一举一动都在郑庄公预料之中,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之中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第九、最大的疑问在于,郑庄公即位才14岁,他真的能这么心机吗?埋藏二十二年,这真的是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能想到的?所以这二十二年来,郑庄公必然大力发展郑国实力,牵制母亲这一方势力。要知道申国的实力可不小啊,动不动就跟周天子闹翻天。而弟弟实质上就是母系的代言人,更确切的讲就是申国在郑国的代言人。所以郑庄公就是一个励志的典型。
《史记》对这段历史描写就非常简单,把大量感情色彩抹除,相对客观记载。《史记》脱离了经学的范畴,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不妨感慨一句,真是母不母,兄不兄,弟不弟。郑庄公一生丰功伟绩,号称春秋小霸,但是谁爱过他?如果成功要用这样代价去换取,你换不换?一个14岁的人毅然挑起来振兴郑国的责任,郑国建国才有两任君主,郑桓公基本没有打理过郑国。武公、庄公两代才使郑国强大,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大变动的时代,任何一步棋走错满盘皆输,郑国又处于各个国家包围之中,此时若能母亲、弟弟辅佐自己,应该如此,不料一而再再而三欲制其于死地。二十二年来,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
同样如果郑庄公和武姜能好好教导这个弟弟,共叔段也可能名垂千古。这是谁的悲剧呢?难以言说。
我们再看看秦国世父之举,你才明白,秦国怎么能不强大。同样你也可以预测,郑国这个国家必然会很快衰落。
我们讲到郑伯克段于鄢,共叔段之乱是被平定了。公孙滑逃到卫国。公孙滑是谁呢?是共叔段之子。卫国人一听郑庄公竟然干了这件事情,你可以想见,公孙滑肯定把共叔段说的很无辜了。
卫国就来讨伐郑国。现在可以看到原来是郑国的一场内乱,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国际争端。结果卫国人把郑国的廪延打下来了,这个廪延原来是共叔段扩展的领土。于是郑庄公率领周天子的军队、虢国的军队。为什么他能率领周天子的军队的啊?原因在于郑庄公在国内是国君,但是在天子那里是有官职的,同样西虢公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就攻打卫国的南部边界。郑国又向邾请兵,邾子派人请求公子豫(鲁国大夫)讨论要不要出兵,公子豫同意了。但是鲁隐公一看,管这闲事,就不允许出兵。公子豫一看,国君不让,就自作主张联合郑国人、邾人会盟于翼。
这样一来,公孙滑就无法回归郑国。第二年,
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这样这场风波,才静静平息。但是没过多久,又有一场风波袭来。
3、周郑交质
郑侵周地,取禾。
郑侵占周的地方,取了天子的禾。
这件事情被称为“周郑交恶”,《史记》在这里记载有问题,我们看《左传》是怎么记载的。
这里有个常识,我们知道三代都是分封体制。为什么一定是分封体制,因为中国领土太大,经济发展水平又太低,只能分封。但是分封也是有规矩的,什么规矩呢?很简单,一家大公司给谁最放心,当然是自己家人。在周朝就是姬姓。同姓是说明是同一个祖先繁衍下来的,比如我们曾经讲过秦和赵都是赢姓,因为他们都是大业的子孙。
分封体制下的诸侯是有很大的权力的,正常情况下,周天子是不予干涉诸侯的内政的。但是在外交和军事上,那必须听命于周天子。比如周幽王叫你们过来勤王,你就必须来,这是你的义务。
并且周天子怎么统治各个诸侯国呢?周天子的军队要占有绝对优势,据《周礼》记载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
王占有六军,其中每一个军队,一万两千五百人。那么周天子应该领有75000人。大国是其一半的军队,所以根本没法与周天子匹敌。但架不住事情正在起变化啊?这是为什么呢?科技会发展,周天子会衰落啊。最直接的表现,平王迁都,实力衰落,怎么养得起这么大军队。比如齐国靠着大海,有鱼盐之地,他就养得起,只不过缺失可以养的名分而已。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之间的差距。
这个郑国我们讲过是姬姓诸侯,所以周王比较信任自家兄弟,哪知道自家兄弟杀起人来,比外人还狠,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说周天子比较信任自家兄弟,于是郑国国君在周王室是有职务的,就是卿士。这个卿士位子还非常重要,类似于宰相。
周朝官位是世袭的,没有科举制一说,你爸是卿士,自然你就是。
那么郑庄公就要到周王待着的地方去当官,但是郑庄公就不愿意去。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当年周公旦(姬旦)那可是楷模,可以发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了尽这个义务,连鲁国都没待。
郑庄公于是决定铁了心了,不去,看你能奈我何。他就占着卿士这个位置,但是不去,尸位素餐嘛。但是周天子就急了,你说你在燕国,我也不说什么,比较太远了。郑国可是就在我眼前,你说不去,分明不把我放在眼里嘛。
于是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了。反正你也不来,就把朝政分给虢公(就是假道伐虢的那个虢国,虢国也是姬姓)。郑庄公听到了,诶,你不是说我不来吗?我今个儿来了。就质问周平王,周平王说:“爱卿多虑了,没有这个事情。”
反正也不知道谁提议,怎么着吧。周平王派王子狐,到郑国视察工作。郑庄公派自己儿子公子忽到周王这当人质。反正两个都是人质,这就是“周郑交质”。
这就晕了头了,天子把自己儿子在诸侯国里当人质,闻所未闻啊。
瞬间在各个诸侯国都议论此事,诸侯们听到此事表面的时候不敢说什么,心里可全知道了,周天子可不是以前那个天子了,现在老大还得是郑庄公。
于是《左传》不无感慨的说,
诚信是发自内心的,何必用人质来作为条件呢?假如双方有了诚信,谁能拆散他们。况且君子建立信任,都是按照礼制去行事,何必用人质?
《左传》说的太对了,但是难啊?像“季札挂剑”少之又少。况且郑庄公是君子吗?他只是一个政治家而已,自然大者说为国家谋取利益,小者说为自己谋取利益罢了。
这件事情完了以后,周天子又跟郑庄公起了矛盾。
4、周郑交恶
周平王去世了,刚上来的是周桓王,小伙子刚上来,最看不惯这个郑庄公这个亲戚了。就要把郑庄公的权力一步步削弱,擢升虢公。这样一来,郑庄公一看,就想报复一下周王。
周王的地方种了很多麦子,这不着谁不惹谁的吧。郑国的你吃你国家的,我吃我地方出产的。结果郑庄公命令手下人,把所有的麦子割走了。
这周王一看,奇耻大辱啊。当时又没有玉米,番薯一类的东西,就是五谷。麦子竟然被人割走了,吃什么啊?周王就想跟郑庄公干一仗,旁边有个大臣就劝谏他,这回没有打成。秋天到了又去割了天子的谷子,这样天子真怒了,这是活活逼死我的节奏啊。
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