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毕业时候,长辈们会不断叮嘱工作中要勤奋,多端茶倒水,多扫地抹桌,这样上司才会喜欢提拔你。可是他们从来不告诉我们什么是勤奋,如何拥有真正的勤奋。
卫哲在万国证券做实习生的时候,端茶、倒水、复印、简报,和大多数人一样,事事都很勤快,积极主动。但卫哲不仅如此,他懂得做什么样的简报老板常看,想老板之想,急老板之急,知道什么时候倒水不打扰老板讲话的激情,知道什么时候该进屋添加茶叶了,甚至什么时候老板的打火机没油改换了,他都把握的非常清楚。因此入职一年24岁便出任公司副总经理,成为了当时国内证券界最年轻的副总,再后来任职阿里巴巴CEO。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委屈的问,我工作中也是这样啊,同样是勤快的员工,为什么却被卫哲远远抛在后面呢。因为他懂得思考,用思考上的勤奋带动行为,而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用行为勤奋掩盖思考上的懒惰。
行为的勤奋并不能让你快速进步,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远离公司的核心部门。一个真正的老板更喜欢的是思考上勤奋的员工。为了公司的发展,老板需要的是能够站在公司的层面思考解决问题的人,不是行为上表现的勤奋,而是思考后再选择最优化的执行。如果你仅仅表现的很勤快,而不会去多思考,再多的行为勤快也换不来你的上升,即使一时得到赞扬,但终究公司还是需要会思考发展的人。
老板让员工整理一份资料发给自己看,A员工很勤快,立马搜集资料,不懂就赶紧问同事,做事表现的很积极,老板同事平时也都发现A员工很勤快,不久,一份在Word里面整理好的资料被A员工发给了老板,内心也终于松了一口气。B员工在老板布置完也时赶紧上网查资料,整理信息,很快也完成了工作,但是B员工发现当时办公室里面老板是不在的,同事说出差了,B员工就想,老板出差,很少用电脑,如果发过去的Word老板用手机接收阅读,会十分麻烦不易。于是,B员工就把Word里面的内容编辑到微信公号里面,并进行了排版发给老板,手机阅读体验感明显高出直接用手机去看Word。试想一下,点开word,放大放大再放大,干巴巴堆砌的文字和适合手机屏幕的图文并茂的资料,你更愿意看哪一个?以后的任务你更愿意交给A员工还是B员工?其实,A员工并没有做错什么,甚至做的很对,也像我们多数时候一样很勤奋,但是,这样没有思考支撑的条件反射性的行为勤奋,对自己,对企业危害远远大于收益。
行为是可以视觉化的,甚至是可以衡量的,而思考却难以发现,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一个站在阳台抽烟的创意人是在想牛逼的创意还是想着今晚该和哪位姑娘约会。再加上企业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地方,所以思考与否似乎并不会影响自己把工作结果呈现出来就万事大吉了。思考懒散了,想着用行为的勤快去掩盖,却终究抵不过这个残酷的竞争社会。
德鲁克说:“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知识工作者都是一个自我管理者”这就很好解释了思考难辨的问题。一个勤奋思考者首先应该是一位自我管理者,然后才能适应这个时代下的企业需求和发展。机械工业时代,员工有固定的工位,不需要思考,只要跟得上流水线,只需要更快,那时候的员工的行为勤奋估计是人类史上的巅峰。社会发展到现在,社会组织结构变了,管理模式也在变化,员工的工作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
几乎人人都是知识工作者的时代,千万不要再用行为上的勤奋去掩盖自己的思考懒惰。当然了不是让大家不去保持勤奋,勤奋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优秀美德,只是需要我们在勤奋的时候思考一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自己应该对我们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