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既有合一者,是知是行,唯某一也;或有知有行而作一也。

以其是某一,知行乃人之片面观察而得者,故左看言知,右看言行,先看言知,后看言行,皆不得本体。

以其有二,人之某所动,必以唯知而绝不参杂一丝行,必以唯行而绝不参杂一丝知,方谓之“以其有二”。人之先天降生,有知乎?抑有行乎?人生之微弱,亦知求生,亦行求生,不必教育而为之,虽微弱而有也。长大所观感皆强之所知,所操躬皆强之所行,而人间缘分因流,知行往覆,是以二者无独在矣。其本体二者,不能独强,皆赖人之所欲,皆限于人之因缘。固以欲,知行之知断矣,固以因缘,知行之行断矣,是乃枉作使知行无纯一者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行不合一

苟知行不合一,皆有可为而无前途。举唯知者,无其行示之前途,知则自蔽矣;举唯行者,无其知导之正念,行则自戕矣。某举曰:知吾应如何,而行不能,是乃知行已分离乎?如是分离,何害乎?如是害,何以救之哉?

其知吾应如何,必有已为之者,或他人之为也矣,是以知吾应如何,故行在先矣。其行不能者,非无知也,是乃知不甚详,拟画不甚丰,决意不甚明也。知之甚详,无有疏阙,拟画甚丰,鲜有不预,决意往矣,扑落勇往,是行尽其能矣。而人常不能,何也?此必是这人心里先有“我曾不能,亦可以不能”之念,故未行而殆矣。若一人心里强念“我甚行”而亦不能者,此人必心深里无此行之实,是谓无根而夸枝叶,亦不能也。然则人必行此事,亦有上述之忧者,何以解之?人强之也,今人不养根而撄风雨锋,凡事不养心性,而夸知识物力,以心性不得见而轻之,是故烦恼多矣,苟有一成,即夸之更甚。或曰:未及养成,有所必为,何以解之?逐渐功夫未及周之,则须明白紧要处。是谓本体,是谓精一。

何谓本体?譬之若,有一树,其枝叶,其根,枝叶非本体也,根亦非本体也,树统之枝叶与根,是乃本体。人远看得茎梢枝叶,究之有根,皆未得全树,是以知有全树,一时见之,所谓全见以为是树,犹少也。人远看得一树,浮翩联想,是以欲争见,见之更无所谓矣。除之人所见,除之人所欲,所得是为本体。譬之若,案牍有书,青灯夜读,非读是谓学也,非知识谓学也,非夜读谓学也,此人学,此人学问,此人见解,精深鞭辟,除尽形,除尽妄想,是为学。是故,吾未行之心,吾未知之心,是谓本体。心法身行,皆由此吾心出。由此吾心出,知行之后,又肯复此心,则知行无虞矣。

何谓精一?人不能约束思想久矣,人不能任制行事久矣,此皆外力强而本能弱也。譬之若,静坐若寐,能不思利害否?能不忽计划否?能不急怠否?行无此行之知,是无做事之明悟,不能了断杂念心趣,入目之图扰矣,入心之声噪矣,而妄以七分努力得所谓十分果位。譬之若,心动而无躬行,是紧要矣,今人多见多想,皆若江湖流沙而已,一来不贵重,二来量极大,是以人生无效率,亦未有所成。精一功夫,下在平白日常物用,有一分则得一分,失落一分则失一分,德田湮旺,全在举手投足而已。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何俊,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哲学专业毕业,哲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阅读 3,449评论 0 4
  • 《蝶恋花》有意,花无意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及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
    东篱花飞阅读 299评论 6 13
  • 咖啡挑逗起节奏, 春卷在滚烫的油锅舞起来, 蛋黄溶豆和蔬菜面片也跳脱出来, 猪肉泥不甘地被囚在方格里, 酒鬼花生酒...
    酷似马阅读 117评论 0 0
  • 大概2岁的时候,宝贝在家最喜欢的活动是撕纸和贴贴画。那时候的她会自己坐在一个角落里一声不吭,见到纸就撕,把大纸撕扯...
    暖心伴你成长阅读 279评论 0 1
  • 两种方法判断iPhone的机型:一、根据屏幕高度判断 swift版本: objective C版本: 二、根据sy...
    言己言阅读 1,2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