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人,老师、同学、同事、朋友,还有不知名的陌生人。
据说,人与人相遇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相知的概率是两亿分之一,相爱的概率是五亿分之一,成为伴侣的概率只有十五亿分之一,整个人生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相遇。
所有遇见的这些人,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陪我们走过年华,有的为我们指引人生方向,也有人给我们的人生上了一课。他们亦师亦友,但不论是谁,除了父母,如果你能有幸遇到这三个人,请一定要珍惜:
与优秀的人同行,一切提升和进步都在像高人趋同化的过程中发生。一切指点都是在悄无声息的、潜移默化中进行。
可以说,他们既是我们的同行者,更是我们人生中难得的贵人。所以,长期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会不自觉地变成那样的人。而且身边有贵人相助,做事更容易事半功倍。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已贤明的人在一起,而子贡喜欢同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
接着还补充道“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
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作坊,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有句话说得好:“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人生正是如此,长期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就会不受控制地变成怎样的人。
古有孟母三迁,让我们明白,良好的环境十分有助于让自己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即使你自己不想努力了,但是看到对方的行为就会不自觉地被影响,下意识地去做。
成长环境的不同,造就的人亦不同。优秀的圈子,只会让你更好的去进步,让你变得更好,学会与他们保持一致,去努力学习。人一生能走多远,多半取决于与谁同行,不管是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朋友、恋人,皆是如此。
聪明、能干、精明、吃苦、能说会道……这些无疑都是优点,但都不能代替“靠谱”。在职场中,不论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或是共事的同事,靠谱都比上面说的这些优点更重要。
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做事要找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和靠谱的人共事,你会感到踏实和安心;和不靠谱的人共事,你只会感到忐忑和不安。
不靠谱,虽非大恶,但它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在2017年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百度总裁陆奇演讲中,在配合陆奇演讲所播放的PPT中出现了至少三处明显的文字错误,包括“布局”被打成“部局”, “业务”被打成 “义务”, “前瞻”被打成 “瞻前”。这种低级错误,另场面一度尴尬。有媒体人在朋友圈调侃:“百度是一家擅长通过PPT上头条的公司,在这一点上,乐视都要往后靠了。”
所以,同不靠谱的人共事,他要么老给你制造意外的麻烦,要么让你在事态过程中忐忑不安。如果你是他的上级,或是同事,或是亲友,所托之事、所约之事,都会使你感到不放心、不安心、不舒心。
还有一种就是,身在职场,有些人承诺过的事,过后就没了下文,你不问他就当没说。一个靠谱的人,承诺你事情的时候,他在心里就已经有了章程,比如这件事情该怎么办?需要多久才能达成?
因此,与靠谱的人共事,一定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靠谱的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负责任、有担当的人。
比如说,领导让小王给另一部门送一个材料。
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回复。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回复,直到中午领导遇见了小王。
领导问:“材料送到了吗?”
小王说:“送到了。”
领导又问:“送给谁了?”
小王说:“那个人不在,委托办公室的人转交了。”
领导一听,脑海里马上浮出了三个字:靠不住。此后,再也不会轻易委托他去办重要的事了。
有一个词叫契约精神,《论语》中讲:“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觉得这个“信”就是契约精神。
不仅工作需要契约精神,友谊需要,婚姻也需要。当一个人在失信于别人的同时,便是失了契约精神。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候魏斯,有一次与掌管山泽园林的官员——虞人,约好日期要一起打猎。到了约定的那一天,魏文候正在宫中与大臣们饮酒非常高兴,而且外面下起了大雨。时间到了,魏文候准备前去赴约,左右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高兴,天又下大雨,君王要到哪里去呢?”魏文候说:“我同虞人已经约好要去打猎,虽然在这里高兴,但怎能不守约定呢?”于是便冒雨前去赴约。
唐代诗人周昙对此赞叹:“冒着大雨怎么出去打猎呢,魏文候考虑的是不能失信,他并不是嗜好打猎,而是认为君王要信守约定,自己必须当样板。”
契约精神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在与人共事中,无论这个契约是否有法律效力,都需要用契约精神来约束和规范自已的职场行为,彼此的共事关系才能和谐,以至于更加长久。
在生活中,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最怕遇到不厚道的人。如果你与之相交的是不厚道的人,一定要敬而远之,不必深交。
《道德经》中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厚道宛如一轮明月,是人格的馨香。
2008年,罗永浩想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奈何手里没有钱,一个久未联系的发小听说这事后,主动联系问他:“需要多少启动资金”?罗永浩说:“300万”。发小毫不犹豫地说:“银行账户给我”。
罗永浩收到了钱,便打电话问发小:“咱们虽说是发小,但毕竟十几年没见面了,你怎么就这么信任我呢?”
罗永浩的发小讲起一件很多年前的事:
那个年代,流行翻录录像带,大家互相交换着看。但有些人特别滑头,把一部故事片分录成五盘,然后去跟别人换五盘录像带。渐渐地,身边人都这么干了,唯独罗永浩没有。有一次,发小拿一盘录像带跟罗永浩换,罗永浩却拿出五盘交换说:“这是上次和别人换来的,自己上过当了,不想让你再上当。”
讲完,发小感慨地说:“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见一个人的品性,我当时就觉得你值得一辈子深交。”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写道:“大凡做个人,原要厚道些。”厚道看似朴拙,却是一个人深厚的福报。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世人皆说她精明圆滑,但是她也曾大大方方地对待过一个毫无权势的人,这个人便是刘姥姥。对于乡下来的穷亲戚刘姥姥,众人皆笑之。但王熙凤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时,除了物品还给了二十两银子并一吊钱。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大老远拿了很多头起刚摘的蔬菜来表达谢意,王熙凤又是各种资助,不算那些物件,银子又给了八两。
正是因这份厚道,才在最后贾府没落时,有了刘姥姥挺身而出,并在关键时刻变卖田产,赎回了被卖掉的巧姐。
可见,厚道待人,其实也是厚待自己。《易经》中说:“厚德载物。”一个人宽仁厚道,才能承载身上的责任和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