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版《深夜食堂》开播了,正所谓有多期待就有多失望,昨天看了第一集简直尴天尬地,尴尬的表演,尴尬的故事,尴尬的台词,尴尬的菜品,尴尬的广告植入,照搬的日式居酒屋设定真是终极尴尬的存在,不会再打开了。
目前豆瓣评分2.4,比某时代还惨呐,网友们说可惜没有零分选项,真的想给0分。
我对黄磊没什么意见,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由于剧本实在尴尬,以至于黄磊都成了滑稽的存在。日本的小林薰大叔内敛而深沉,一看就是脸上写着故事的人,而黄磊就有点风尘仆仆的食堂大叔即视感。
作为看过很多集深夜食堂的我,看到这种强行煽情和撕逼,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诚然,尴尬并不止饮食文化不同,更强烈的对比其实在演技和台词上,其实说到底,就是我们还没有耐心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故事,照搬不免会水土不服啊。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日式居酒屋改成喧闹的夜市大排档,会不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呢?假如剧中的人物不再是小饮小酌,而是拼酒猜拳摇骰子吹牛逼,故事就在闹哄哄的台词中展开好不好呢?其实我们的热闹氛围可能还比安静的日本人更好展开。
假如茶泡饭三姐妹如果不是强行变成泡面三姐妹,而是随便什么重庆小面三姐妹,担担面三姐妹,苏式面三姐妹,广式面三姐妹,甚至凉皮三姐妹,都好吃得且接地气到不行,中国面食那么丰富多样,你偏偏要老坛酸菜什么???广告植入需要什么的我统统不想听,观众是你剧组用来强J的吗?
可能你会说,其实这是买的IP,不允许改动那么大,所以为什么要强行搬过来不合适自己的东西,自己创作不好吗?
说些题外话,不要再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是食之大国,自己的食物就理所当然牛逼轰轰,任何事情都不要被“偏好”蒙蔽,应该理性对待。其实日本料理精致而有底蕴,是让人食指大动的存在,感觉健康而有韵味。中国大陆夜市的宵夜,恕我直言味道大多过于表面,刺激而肤浅,廉价味精和辣子扑面而来,很是让人不放心,但是这种把酒言欢吹牛逼的夜宵文化又是霓虹国没有的,可以说,我们要把自己的东西表达出来,才有共鸣。
最后参考一下豆瓣网友的脑回路:
要想拍好中国版得让黄渤来演,就开个胶东海鲜大排档,再卖些烤串、花毛、啤酒、鲅鱼饺子。
管虎、徐铮、沈腾加班后来这吃吃毛豆、吹吹牛、摔摔酒瓶子~
黄渤端着一盘炒蛤蜊出来呵斥到“吵吵什么,那三个大嫚都叫你们吓跑嘞。”
镜头一转,秦海璐、马丽和贾玲三姐妹白了一眼黄渤,说到“就他们仨小鸡仔,敢吹一瓶不?”
这时候闫妮推门进来“哟,咋还没收工咧黄老板,你可好久没去我店里坐坐了~”
前后脚,城管@张译伸了个头进来,“黄师傅,门口的烤架明天赶紧撤,最近封堵开墙打洞,查的可严。”
“俺这是租的六爷的房子。”
“六爷也不好使,上面文都发了。哟闫大姐也在呢,你那客栈的门脸估计也得重新整整。”
说完也不多坐,抓了把毛豆,走了。
多符合国情多接地气。
除引用豆瓣网友部分,本文皆为作者原创,转载请征得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