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这一年,所有的关键词,都围绕着2个词,“自己”和“关系”:
🔹“自己”的输入与输出
🔹“关系”中的差别化互动
下面,我分为针对这2个部分,进行更为细化的梳理。
01“自己”
我自己这一年,只做了2个关键动作,分别是“输入”、和“输出”:
🔹输入①混沌大学的理性思维、②一把钥匙有关“人”的感知、③美妆的认知与实操、④卡通书画的下笔方法
🔹输出①女性成长的直播分享、②线上社群的运营动作、③演讲的刻意练习、④沟通在家庭关系中的尝试
下面,首先来讲讲“输入”:
①混沌大学的理性思维
今年1月,在北宸老师的引荐下,听了混沌大学研习社的第一节案例课。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追了300+天。从商业经典案例、到东西方文化溯源、再到善友教授的体系化创新课。
我感受到了什么?
🔹我忽而变身为一名采访者,近距离聆听创业家们,诉说他们的创业故事;
🔹我忽而变身成一名大学生,跟着东岳老师,追溯东西方文明的起源;
🔹我忽而变身成一名沙盘演练者,跟着善友教授的思路,去探索当今企业的创新之法。
这里是一所大学,它为我立体多面地展现了横跨多个学科、多个维度的知识结晶。这里又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它探索的是基于基础学科的重要理论,抽取出来的企业生存之道。
②一把钥匙有关“人”的感知
今年上半年,在一把钥匙的21天写作训练营,泡了3个月。我的身份,分别是运营组长和点评助教。但背后更深层的动机,却是为了:读懂“人”。
在线类教育产品的运营,很奇妙。表面上看,ta是在推进学员去做(学习)任务,但是本质上,是配合营造了一种氛围、或者说一个场域,引发学员参与进来。这其实是感知层面的、看不见的助推。
所以,与其说“我在写作训练营,参与教辅”,不如说,我在学习和练习“与人打交道”。
③美妆的认知与实操
通过会看妆、会化妆,让自己的颜值长期在线,应该是大部分女生乐此不疲的事情。我当然也不例外。
2017年,曾经跟着小白老师,学习过理论层面的“化妆审美”。但是,从“知道”到“做到”,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所以,今年又跟着元一工作室的韵宜,(相当于)手把手地系统学习了实操的具体手法。让“知道”,更好地能够“做到”。
除此之外,10月起,在跟着小白老师学习“化妆品品鉴”的同时,又再一次将之前认知上的“知道”,进一步串联到具体的彩妆品牌、甚至彩妆产品上,可以说是更好地从“道”拆解到“术”。
④卡通书画的下笔方法
当信息越来越多以后,信息的呈现方式,渐渐地成了一个“引发关注”的要素之一。作为一个视觉敏感者,从“会看”到“尝试呈现”,也是自然而然。
一休老师的视觉笔记,一直强调“表达想法,而非艺术”。这背后的底层思维是,人人可以尝试,人人可以表达。
斓书的共画打卡,更是手把手进行拆解示范,她用演示在给大家传达:只要照着做,就可以画出Q版小插画。
所以,成人Q版书画的意义,不仅仅是动手能力的学习,更是一种表达思维的尝试与践行。
其次,再来讲讲“输出”:
①女性成长的直播分享
作为我自己学习的见证,今年,在一直播,共进行了12次直播分享。主题涵盖:
🔹膳食-阅读-写作
🔹觉察-穿搭-化妆
🔹声音-演讲-沟通
🔹目标-规律-迁移
分享的初衷有2点:
🔹教是最好的学,我想通过“教别人”这件事情,知道自己内化了多少所学;
🔹通过分享的形式,向别人传递自己的核心价值,实现价值的传递与流动。
②线上社群的运营动作
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我长期以自己为生活的中心,我不太会去看见别人、以及关注别人的感受。而担任社群运营这件事情,正好给我补了这一课。
通过直接上手做任务、观察反馈,来验证运营动作是否有效,简单粗暴。这里的核心,不是你“做了多少动作”,而是“有多少动作,是有效动作”。敲个重点,社群运营的核心,是人。
③演讲的刻意练习
8月,我参加了混沌大学上海分社主办的7人学习小组。而有趣的是,最终的作业角逐,竟是8分钟TED演讲。
从演讲稿的排篇布局,到逐字稿的形成,再到PPT的制作,最后到终极PK,其实都是“演讲的刻意练习”。
很荣幸,参与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竞赛活动,很荣幸,走到了精彩的决赛舞台。虽然,最终止步于十五强,但作为一次“刻意练习”,也是尽兴了。
④沟通在家庭关系中的尝试
受公司小姑娘的启发,我渐渐发现了“沟通”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于是,慢慢地从之前的“懒得说”,过度到现在的“有事没事多说说”。
而沟通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当你愿意“关注”对方以后,对方,其实也是愿意“被你关注”的。
所以,关系中的,“你懒得管、我也懒得说”,会慢慢地转向“因为你在关注,所以我要提前告诉你”。
02“关系”
接着上面讲到的点,作为80后,我们的社会角色,变成了多层叠加。我们既是“伴侣”、又是“妈妈”,我们既是“子女”、又是“朋友”。这里,就出现了4段关系:
🔹亲密关系
🔹亲子关系
🔹父母关系
🔹朋友关系
下面,我再来分别讲讲,我对这4段关系的理解方式:
①亲密关系
与伴侣之间,“非暴力沟通”再适合不过。具体方法,只有9个字:讲事实、讲感受、讲需求。
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大雷区是,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把“讲事实、讲感受”,情不自禁地置换成了“讲观点”。比如,“你昨晚12点多才到家,我觉得好担心”,如果变成了“你总是不顾家”,味道是不是就变了?听话的人,会不会瞬间就感觉不好了?
这其实,与我们长期以来的生活、以及成长的环境有关。而这,恐怕是“沟通无效”的重要原因。
②亲子关系
与孩子之间,“正面管教”最适合。具体心法,只有5个字:和善、而坚定。
基于发育的因素,小孩子的理性判断能力,并没有发育完全,但是,他们的感知能力,却很强。如果你的语气不是“和善的”,而是“责备的”,那么,他们天然地会出现“抵抗情绪”,这时,又怎么会跟我们好好合作呢?
相反,我们的语气是“和善的”,但是,我们的态度却是“坚定的”,小孩子就会感知到我们的立场。这时,试探,可能会越来越少、甚至可能会慢慢消失。
③父母关系
与父母之间,“关怀式维系”是我当下的处理方式。具体做法,节气礼物问候。
作为远离家乡的新都市人,常回家看看,已经变得越来越奢侈。除了择机回家看看,关注节气变化,人不到、哪怕问候到,也会是相对实际的小方法。
老爸爱上毛笔字,那就买对水晶镇尺,老妈本命年,那就买套红内衣。你心思到了,父母自然能够感知到。
④朋友关系
与朋友之间,“激发更高层级的能量”是我认为健康的相处模式。具体方法,引导式对话。
作为能成为朋友的成年人,我们一定在某段时期内,处在相近的频率内。我很幸运,每段时期,朋友不缺位。
今年,我的高频互动对象,是远在西安的二宝妈--燕总。她敏感、极具洞察力,她善良,总能激发别人的正向能量。她随和,似乎“只要你需要,她随时都在”。
遇到这样一位朋友,我很幸运。我更希望我们的关系,起始于朋友,但不止于朋友。也许,新的一年,我们可以带上更大的使命,以提供1:1咨询服务的形式,助力更多“为家庭婚姻关系所困”的宝妈,提升婚后、产后女性“幸福力”。
这,就是我2019的终点,这,也是我们2020的起点。
最后,祝愿大家
◆ ◆ ◆ ◆◆ ◆ ◆ ◆◆ ◆ ◆ ◆
新年快乐、幸福力爆棚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