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目的和出路

写作其实是一个相当寂寞的事,我们一方面想把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变成文字,一方面又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其实,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的。

写出的文字被大众认可,是每一个写作者的愿望,也是我们写作的一个目的。

关于写作的目的,每个人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01. 为了提高文笔,为下一步的写作发展奠定基础;

02. 为了愉悦身心,把文字当成情绪宣泄的树洞;

03. 为了记录情感和思绪,记录某一时段的思想认知;

04. 通过思想上的展示和碰撞,寻找朋友,偶得知己;

05. 知识变现,文字变现。

06. 其它未尽之目的。

写作的人群也很多,大体上分为职业写手和业余写手两大类。

关于业余写手,需要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业余码字者都能称得上是业余写手,而是写出的文章有模有样,且具备一定的变现能力的,才叫业余写手。

当业余写手把这种变现能力变了现,便具有了另一个中间称呼——职业业余写手。

不管是哪种写手,在写作的过程中其实是不能时时想着太多的目的的,否则就专不下心来,写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好的文章需要“忘我”,这个“我”其实说的就是“写作的目的”。就好比张无忌练太极,张三丰让他先记住招式,烂熟于胸之后再忘掉招式,最后无招胜有招才算练成神功。

恐怕我终其一生都很难达到这个境界,但是我可以把这个境界当成一个写作的梦想去追求。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无论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开始写作的,既然开始写了,就应该认真对待。

对于认真写作的人,一般都想给自己的写作找一条正儿八经的出路。当然,有的朋友说,我就是写着玩,从来没想过什么出路,那我只能说我尊重你的想法,也很理解这样的想法。

对于想给自己的写作寻找出路的朋友,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通过多方的观察和交流,我把写作的出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纸媒,比如杂志、报纸之类,这类渠道投稿有一定的收益,也是走传统文学路子的必经之路。但是纸媒的要求一般比较高,无论哪种题材,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比如格式、内容、主题等等。而且现在纸媒已然没落,走这条路子,不容易。

二是出书,这条路除了需要专业的写作水准,还需要一定的财力和背景,有时候,后者反而更重要。

因为确实有很多写的不怎么样的也出了书,只要有钱,出版社才不管你写了啥,只要凑合能看,只要钱到位,出版社都给出版。至于出了书能不能卖得出去,那就跟他们没关系了。我是听说过很多人出了书,白送都没人看的。

想要纯粹靠文笔和内容出列,除非你真的很牛,而且又恰好被某个猎头给看上了。

这条路,不好走。

三是自媒体,当下比较大的自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豆瓣等等,每个平台的要求和侧重各有不同,大家选择平台时一定要先了解,再量力而行。

但不管在哪个平台,坚持原创输出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新人迈不过去的坎儿。

关于自媒体,简书最有发言权的当属李砍柴老师,我有幸在去年八月份听过一期他的课程,受益匪浅。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自媒体这条路,但对李砍柴老师,我一直感恩于心。他的“一边写作养家,一边浪迹天涯”的理念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四是长篇连载,这是一条经久不衰的写作出路,也是最考验作者毅力的一条路。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输出量,只要故事不是太差,都能找到签约平台,但是平台与平台是不一样的,作者与作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写了好几年,还是一个月拿三五百的保底稿费,有些人第一部作品就被各种渠道签约,一部作品可以收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当然,根据个人的情况和需求不同,还有其它的写作出路,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以上所列,仅仅是我个人的总结和看法。

写作,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想要写出点名堂来,很不容易,能在坚持写作的同时,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旦找到了,就应该珍惜,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总能迎来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后记:经过近一年的写作摸索和自我剖析,我最终选择了走长篇连载的路子,虽然这条路是最孤独最寂寞的写作路,但我依然义无反顾,因为我知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我个人的写作价值。

我已在司马潘陆的小岛发帖《七彩长篇联盟招募》,有意开长篇的朋友请点击蓝字看帖留言,我等你。

路漫漫其修远兮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