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重温了一下老电影茶馆。中学的时候有课文,班里还组织了表演,但是当时光念课本感受不明白,看电影也看不明白,直到重新看一遍,我才明白。旧社会真他妈的欺负死人啊。
茶馆简直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刚开始茶馆生意兴隆,人满为患,当时算是清朝末尾,电影里称前清。那会王掌柜从其父亲手里接过茶馆,见人就请安问好,谁也不得罪,也不做缺德事,生意做的还挺好,但是电影末尾王掌柜的儿子没有请安问好那一套,儿子依旧善良,但是脊梁骨硬了不少。
常四爷心地善良,一生凭良心做事,好打抱不平,这个性格在乱世真的太吃亏了,但是这种人在乱世难能可贵,参加义和团和洋人干仗,干完仗凭自己种地养活自己,难能可贵,最后自说一事无成,但是乱世之下保全自己已难能可贵,更何况做一番事业。如果常四爷参加共产党,我想无论结果如何他应该死而无憾,也不会说那句一事无成的话了。
秦二爷代表的当时的先进资产阶级,提倡实业救国,跟电视剧《大染坊》里的陈寿亭一样,生意做的再好,再大,乱世当中也难保住工厂,被国民党当成逆产收了贱卖了,所以老了才会发出感慨,有钱应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但是老了还去自己的工厂看,被拆了,心里一定充满了苦涩。辛苦一辈子的事业,这样被人糟蹋,实业救国这一辈子的理想就这样被人给践踏了。任谁都会难受的。
旧社会和乱世里活的最滋润的那批人,算命的,人贩子,地皮流氓,那两个官差,谁给钱就给谁当差,这些人反而风生水起,令人恨的牙痒痒,但是现实就是那样。把旧社会那种绝望拍的真不错,给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想想毛主席在这种情况把中国从绝望中拉出来,实在是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