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人的奴性是千年封建制度的结果,那么它是不是就成了基因般,一代又一代地流传滋生并愈加壮大呢?
冷漠、妥协、屈服甚至不加思考,逆来顺受、事不关己……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敲响”。这是一首诗的末尾,或者它的本意原非如此:你可以冷眼看待强拆,觉得这与我何干;亦可以漠视新闻报道出的不公判决,觉得与自己很遥远,但是“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你认为丧钟为别人而鸣,明天,它或者就会为你而敲响。
很多人只是在口上说说,发泄发泄,却不能改变任何东西。之前,我看社评,现在看《看见》,心中总有郁结,就似裹着一把火。有很多东西很现实,也绝非我一人之力可以改变。政治、制度、体制……但是,我想,人是有惰性的,理性在不断的打压下——暴力又或者是权威的打压下,就会不了了之。当然,也有例外,只是没有多少人响应。
前一段时间,我把楼下菜市场乱摆乱卖的问题,反映到政府的相关网站上,带着维权,或者是作为一个公民的正义,有点义气凛然。等了几天,有了回复,全是书面文章,不知个所以然,只好悻悻然地放弃。
一旦没有触犯底线,在无回应,在可以得到小恩小惠的情况下,我们便松了那一口“气”。这个无限的死循环,就像温水煮青蛙般,把我们变成了愚民。
而那些顽抗的异类,却被当作了愤青。我们想着会有人站起来,而当有人站起来的时候,我们却只在看戏,以英雄或圣人或模范的标准来要求他们。
鲁迅笔下的“人吃人”不是夸大,而是确有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