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地球上最后一片的净土,充满了诱惑和想往。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充满了幻想和希望。
5月27日10点,飞机准时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因为没有托运行李,我省去了再次安检的麻烦,直接在出站口中转处拿到了去拉萨的登机牌。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人还没到西藏,高原的景色就让我陶醉。在三万英尺高空,我看到了雪山与云海的穿越,看见了让人震撼的壮丽,看见了让人臣服的神奇。这是洁白与洁白的碰撞,是心灵与自然的共鸣。
下午3点,当我踏上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时,一切变得现实起来,在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那一刻,激动的心情让我把高原反应抛在了脑后。
在拉萨德吉北路桦林宾馆住下后,在还没与地导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我便跑到街上转了起来。刚到拉萨是不能剧烈运动的,我走路也特别小心,象生怕踩死蚂蚁一样行走着。在布达拉宫,看到朝圣的藏民,葡匐在地,磕等身头。她们的额头一定要碰到地面,额头上沾满了尘土。以前只是在电视或电影上看到,当这真实的朝圣场景出现在我面前时,她们的虔诚让我特别感动。
5月31日,去往珠峰的路上,在定日县白坝,我们吃了一个简单的午餐,继续我们珠峰的行程。出了白坝有两条路到珠峰。直行要穿过无人区,而且路相当不好走。往右拐则是一条新修的路,相对来说要好走一些。
我们选择了直行。在穿越无人区时,我真实的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在这儿,天是那么的蓝,是那么的近,伸手可以摘到云朵,用心可以触摸太阳。一望无际的荒漠,没有人烟,没有碧绿,只有极少的低等生物,用它顽强的生命力,零落而寂寞地生存在这片土地上。惊叹造物主的神奇,只有在这儿,我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体会到生命的伟大和可贵。在这儿,我读懂了珍惜生命,读懂了珍惜人生。
终于看到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她的挺拔和光鲜,触动了我所有的神经。儿时的梦想,在今天终于成为现实:亲临珠穆朗玛,仰视她的雄伟和壮丽。人在她的面前变得是如此的渺小,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原以为藏族人生活在高原,生活是相对单调和寂寞的,以为转山、转湖、转寺庙是他们生活的全部,那种辛苦,那种虔诚,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6月2日,在罗布林卡,我见到了藏族人的浪漫,见证了他们的热情,见证了他们的丰富多彩。林卡,这是一个西藏人独有的节日,有着相对宽松的时间,有着相对宽松的心情。过林卡是藏族人最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一般在每年的6至9月,以家族和朋友为主,聚在一起吃喝玩乐。6月1日是西藏日喀则最热闹的节日,萨嘎达瓦节也在这段时间举行,日喀则全城休假三日,老老少少几乎天天在野外过林卡。
当我近距离的走近林卡,走近藏民的生活时,我有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有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我了解到真实的西藏,感受到浓浓的民族风情,那种义无反顾地追求着自己的快乐,追求最充分的最完美的消遣方式,让人敬佩,让人羡慕。
6月3日,在我即将离开西藏的日子,拉萨下雪了,在山顶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这是头天晚上下的雪。知道京剧《窦娥冤》有六月雪之说,没想到,在拉萨市真的见到了六月雪。
想起了这样两句话:“出国容易进藏难。”“西藏是个好地方,不可不来,不可再来。”我不知道这两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是在告诫我们,还是在诱惑我们?或是兼而有之?
自古以来的天堑,就连鸟儿也飞不过去的西藏。在有了这次进藏的经历后,似乎有些懂,又有些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