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鬼察人 人鬼难分——评《聊斋志异》                                杀戮背后的贪婪——评电影《可可西里》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写的一部优秀的文言文短篇小说。运用的题材十分广泛,资料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刻画的鲜明生动。多谈狐,鬼,花,妖,以此来说明当时的社会关系和反映了十七世纪中国社会的面貌,既有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

这篇文言小说集抓住了人们内心对鬼、妖的恐惧,和对神妖的深信不疑。多处运用象征手法,把当时社会风貌表现的淋漓尽致。更让人深刻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堪。以及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与此有共同之处,巧妙的达到了与读者产生共鸣的目的。

《可可西里》是一部剧情片,由陆川执导,多布杰、张磊、奇道等主演。影片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一群固执而无谓的男人为了他们的信念挣扎的故事,最终男人还是死在无法逾越的命运的门槛前。死亡,在这片传说中的净土上既卑微又可敬。他们在这片茫茫的戈壁荒原不停地追逐着,迈向信仰,迈向死亡。当真正的死亡到达之后,生命显得那么脆弱。刘栋知道自己没有办法爬出流沙,所以在努力与挣扎之后放弃,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无助的眼神,无力的挽回。当他发出最后一声对生命绝望的嚎叫时,时间与空间都在这一刻定格,见证英雄的体魄在流沙地吞噬中消逝。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壮?原始荒原上的一切都在哭泣,为脆弱的生命,为忠贞的信仰,为不屈的灵魂,为生命的救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